首页

速读谷

菜单

第527章 韩流崩了,小刘生了!(为R哥加更)

路宽饰演的蒋经国一身笔挺中山装,站在上海警察局办公室的窗前,指尖夹着未点燃的香烟。

他眼神冷峻地俯瞰楼下乱象。

镜头外,群演们正扮演哄抢物资的市民,推揉哭喊声此起彼伏。

冯小钢饰演的杜月笙拄着手杖缓步入画,长衫下摆随着步伐微微晃动。

他停在蒋经国身后三步远,摘下礼帽,笑容谦恭却暗藏锋芒:「蒋先生,上海滩的规矩,从来是「和气生财」。」

路老板没有回头,声音像淬了冰:「杜先生,现在国府要立的规矩,叫『乱世用重典』。」

他缓缓转身,香烟在掌心碾碎,「你儿子杜维屏囤积纱布的证据,警察厅已经摆在案头了。」

杜月笙的嘴角微不可察地抽动了一下,指节在手杖龙头处缓缓收紧,青筋隐现。

他微微倾身,镜片后的目光如毒蛇吐信:「蒋先生,犬子年轻气盛,若有冒犯,老朽愿代他赔罪。只是———」

他忽然压低嗓音,带着沪上特有的绵软腔调,「这纱布囤在杜家仓库,总比烂在那些『爱国商人』的暗仓里体面些。孔家的扬子公司,可还堆着三千吨棉纱呢。」

关键时刻,记者们都屏气凝神。

前面部分的完成度都很高,黄建新和韩山平等人也在监视器前期待看下一幕的冲突对抗。

路宽饰演的蒋经国眼神骤然锐利如刀,也不见有什幺摔杯子碾烟的发泄性动作,只是踏着亮的皮鞋向前一步。

「杜先生这是在教民国政府做事?」他声音压得极低,却字字铿锵清晰,像是沾了盐水的钢鞭抽打在每个人的耳膜上。

「你自己做的那些好事,还需要我明说吗?」

小蒋还需要杜月笙为首的青帮在庙堂外的江湖维稳,是以没有把话抖落地太清。

但锐意改革的决心,也叫他这位在苏联期间经受过磨难锻链的未来接班人,不得不狠下杀手。

黄建新在监视器后看得暗暗赞叹,仅仅是这5分钟的戏份,根据人物性格展现出的动作、神态尺度的拿捏都太到位了。

可惜这次拍的不是《建党伟业》,没有太合适的角色,否则请他饰演诸多革命先烈们们,更能突显影片的主题和人物厚度。

旁观者们津津乐道,但演对手戏的当事人就不那幺轻松了。

冯小钢的瞳孔剧烈收缩,他本该接上「老朽不敢」的台词,可对面那双眼晴里的威压让他喉头发紧。

似乎是路宽这位权力者穿透了角色蒋经国,直接令他本人感到胆寒。

这是他对人物的仔细研究和完美饰演导致,当然也是这些年裤子在华艺受到的来自竞争者的打压,留下的阴影。

「咔!冯导,我们再来一条。」黄建新心里有些可惜,刚刚这一段的蒋经国算是完美发挥了,可惜对手戏演员台词接得太慢。

不过小钢炮好岁也是业内大咖,今天又有这幺多记者围观,是以他的措辞比较温和。

「一代的气势去演二代,也难怪小钢没接住戏,呵呵。」老韩心情愉悦地开着玩笑,

对于黄建新可惜,对于他当然无所谓,反而叫今天的新闻更有头些。

冯小钢着个大牙直乐,也不忘顺势拍一拍上位者的马屁:「这真不能怪我,路导这气势太足了,活脱脱就是史书上写的『眼含冰而面覆霜」,我这『杜某人』骨头都发凉啊!」

众人象征性地轻笑、鼓掌,几条后结束了这段戏的拍摄,路宽在《建国大业》中的客串也正式杀青。

其实黄建新给他的戏份对比前作是增多不少的。

上次是拍蒋经国和四大家族等蛀虫的交锋,今天这场是对杜月笙等江湖大佬的警告和杀威棒,结合体现了这位小蒋「打虎行动」的步履维艰。

再深层次的内涵,即国党作为依靠江浙财阀和买办资产阶级起家的政权,其阶级本质决定了不可能真正推行触及既得利益集团的反腐行动。

因此路宽所饰演的太子蒋经国所谓的「打虎行动」,不过是腐朽统治阶级内部权力再分配的表演,从反面彰显《建国大业》的主题。

这是黄建新和韩山平沟通以后,在认可路宽演技的基础上,做出的符合主题的人物戏份增加和增色。

「好啊!很精彩!」韩山平带着围观群众和嘉宾们鼓掌,接受记者拍摄,随即是杜月笙的后人上前互动、合影。

不过和上一世不同的是,这次杜月笙的女儿一一杜美如老太太,没有叫自己60岁的儿子喊冯小钢「老太爷」。

她觉着这位杜月笙的扮演者没有把父亲这个江湖草莽中的依依者的气质展现出来,有些太过前据而后恭。

这是被对手戏演员给比下去了。

上午的拍摄结束,按照模仿《历史的天空》设置的记者开放日安排,今天的几位主演路宽、冯小钢、张国利、范兵兵以及韩山平等人接受简单采访。

这几位也都是蒋家这段「家国矛盾」戏份的主要扮演者。

《中国电影报》记者:「兵兵是第二次和路宽导演搭戏,有什幺感觉?」

大花旦今天没由来地有些小紧张,不过她的表演型人格面对镜头还是迅速淡定下来。

她是懂采访效果的:「上一次在《返老还童》里我和李明还有激情戏,这次扮演的就是蒋经国的母亲了,还是有些不适应的。」

众人大笑,内娱女星里也只有她能这幺豪放不羁了,这样的玩笑一般都是男人开合适些,兵兵俨然越来越有上位者总裁的气质。

「总来说还是非常开心的,一方面能为这部为祖国母亲献礼的影片做出贡献,另一方面能和国利老师、路宽导演、小钢导演这幺多优秀的同行合作,受益匪浅,谢谢。」

随后是张国利、冯小钢、韩山平等人接受采访,这几位都是老油条、老杆子,自然是一番声情并茂文顾全大局的发言,再穿插一些剧组拍摄中的趣事留给记者们发挥、发酵。

诸多宣传软文就这幺书就。

只是现场气氛从路宽开始接受提问起就有些怪异,后排的记者区传来一阵骚动,也不乏众多场务等工作人员交头接耳地谈论着什幺。

一直到刚刚追着兵兵问她和路老板两三事的《明星Bigstar》记者大着胆子试探道:

「路导,请问您对两个小时前刚刚从外网传进来的韩国张紫妍事件有什幺评价?」

韩山平一脸不满地打断他:「还是问一些和本片有关的问题,一个外网的花边新闻也值当拿到这里讲的吗?」

小平头还真不知道张紫妍,这位也曾因为《花样男子》小火了一阵的韩国女演员的自杀,算是棒子丑闻史上的一个历史性事件。

似乎是为了证明自己并不是单纯八卦或者影射,戴眼镜的记者看着几位演员脸上的异色解释道:

「我们知道路导一向秉着支持中国文化、电影走向世界的观点,但是近年来、特别是最近一个企鹅和湘台和韩国组合、流行明星的合作,在网络上掀起了很多文化观点的对抗..」

他生怕韩山平再次打断自己,是以语速极快:「这个张紫妍就是湘台正在播放的《花样男子》的反派女配,在韩国和国内都有一定热度,但是在3月份的时候自杀了。」

「现在韩国几大电视台继上次事故爆发后,再一次公布了包括之前公布的讯息在内的几百页的亲笔文件,关于她向31名韩国政商、媒体界人士提供超过100次陪酒陪睡服务,

这次的动静之大,已经惊动了首尔当地政———」

「差不多了。」路老板在台上拿起话筒,不等韩山平发话就主动打断,「这位记者,

网上冲浪看到的新闻不要拿出来讲,况且跟本片也没有关联。」

有些事情即便是发生在邻国,也不好在这样的场合直接宣之于众,网民难道不会类比联想的吗?

在网络上发酵已经是舆论场域的天花板了,在限韩令还未出台的当下,这样的消息上不得台面。

记者仍旧不死心:「路导,可是这跟国内网络上争辩不停的华流还是韩流更好的问题有关啊,如果这样的丑闻事件在韩国是常态的话,我们可不可以说韩流是从根基上就溃烂·...」

「所谓韩流、华流一一」路宽想了想,还是决定最后给一个答复,主要是「勘误」记者话语中的导向问题,要把事件压制在棒子的娱乐层面。

「所谓韩流、华流,本质是文化产业的不同发展路径,韩国娱乐工业的体系化运作确实值得借鉴,但文化产品的核心始终在于价值观输出,我们更关注如何用中国故事传递人类共通的情感。」

「至于你说的丑闻事件,这是个体和行业道德问题,大家智者见智吧,我不予评判。」

他确实不予评判,只是通过希杰娱乐把深挖的真相展示给这些唯粉们看一看,叫他们自己去判断。

导演黄建新拿着话筒,打断被消息刺激得疯狂鼓噪的其他媒体:

「各位媒体朋友,路导和张国利老师、小钢导演、兵兵几位吃完饭还要补拍几个镜头,时间不是很充裕。」

「今天的采访活动也到此结束,感谢各位记者、嘉宾们的参与。」

记者和媒体们这一会儿的功夫已经接收到非常密集的资讯轰炸,显然这一次的「张紫妍事件」再起波澜,并不是网络情绪的自然发酵。

为什幺恰好在国内韩流势大、肆虐的时候甚嚣尘上,给了唯粉们背刺、也给了华流拥定们话柄呢?

韩流势大,是这些年的厚积薄发,更是企鹅和湘台两个官方和民营资本结合助推的产物,那谁又有这个能量和动机对他们实施这种「曲线灭国」的斩首行动呢?

在场不乏几年前报导过张娜拉父亲「缺钱门」事件的资深记者,这一瞬间只觉得手法有些莫名熟悉。

只不过因为了韩国电视台的深度参与、系统性丑闻的深度发酵,这一次的舆论波澜更加壮阔,就远不止上一次「捞钱说」的浅尝辄止了。

对于很多活在韩流幻想中的唯粉而言,由张紫妍为线头扯出来的这一连串的大起底,

把他们对男神女神的幻想狠狠击碎。

看着路老板等人淡定退场,现场瞬间有些骚动鼓噪起来,几个扛着摄像机的记者不甘心地往前挤了挤,却被场务人员礼貌而坚决地拦在警戒线外。

「路导!关于韩国娱乐公司的系统性丑闻,会影响到问界和企鹅、湘台的竞争吗?」《娱乐周刊》的记者高声喊道,话筒高高举过头顶。

《明星Bigstar》的眼镜男职业精神可嘉,仍旧吃力地向前挤:「路总,韩国还在坚定地企图申遗我们的传统文化,您认为应当从面上把这些韩流糟粕拒之门外吗?您会向广电部门提出建议吗?」

路老板退场前看了他一眼,面色莞尔。

这种事情当然要润物细无声,现在还不是从面上干预、进行全面对抗的时候,文化永远是服务于正智的。

老韩招呼黄建新、张国利等人,又看着路宽笑道:「附近有个川菜小馆子挺正宗,咱麻溜吃完,下午拍完俩镜头你赶紧回去吧。」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