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据内部人士透露,问界因大麦网补贴战及《阿凡达》协议导致现金流承压,前者或有可能通过煽动技术元老转移矛盾。

商业竞争本无可厚非,但若将技术情怀异化为商战工具,恐让真正关心企业改革的人寒心。

《楠方商业周刊》——《从全产业链垄断到舆论操控:问界的拿破仑式扩张》:

问界自诩「电影产业革新者」,却在八年内构建起从制片到票务的封闭帝国,其「全产业链+流量变现」模式已引发业内其他企业的集体警惕。

本次针对连想混改的举报,恰印证了业界担忧,即当一家企业同时掌控内容生产、渠道分发和舆论阵地时,是否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据本刊统计,问界系媒体近两月阿里对连想「贸工技」路线的批判文章激增300%,而同期对其自身股权封闭性的讨论却被刻意淡化。

这种选择性维权的背后,暴露的正是问界试图重构行业规则的野心。

《楠方企业家》——《柳会长的『企业家精神』与路宽的『流量游戏』》

在7月初的企业家论坛上,柳会长强调「产业报国需要久久为功」,这番讲话如今看来颇具预见性。

对比连想三十年来在全球化过程中的合规经营,问界近年通过产业垄断、粉丝经济等短期手段快速扩张的模式值得警惕。

据行业数据显示,此前问界的票务资金池规模已超8亿,却仍持续通过预售道具等金融化操作透支消费者信任。

当老牌企业坚守实业底线时,某些新贵却沉迷于「烧钱、垄断、变现」的资本游戏,这种价值观差异或许才是本次风波的本质。

一只狗叫了,一村子的狗都围了过来。

楠方旗下媒体几乎是倾巢出动,利用它们线下纸媒的绝对优势地位发表评论。

顺带此前一直被打压的公智们也谨慎应和,鲜有不怕死的敢大声叫唤两句,大多还是阴恻恻地含沙射影。

本就已经因为大麦网和问界票务吵了一个月的网友们更加躁动了。

不得不说,楠方在处理这种舆论危机和对攻上还是专业的。

这样的节奏一带,话题迅速被从「连想股改」扯到了「连想问界撕逼」。

倪院士和张研究员说的话、发的火固然触目惊心,但我为什幺要做正面回复?

你说你的,我说我的,老会长一方的主要策略,就是直接把幕后的问界和路宽给揪出来,这就是你在撺掇!

网友们都是盲从的、愚蠢的、喜欢看热闹的,又有几个人能对连想的前世今生、股权的隐秘事宜真正地感兴趣呢?

由此,就可以把全社会对背后真相的探求,转移到问界和连想的撕逼大战中来。

等于把《大明王朝1566》的视角转化到《一起来看流星雨》,研究复杂的国资、股权之哪里有看戏吃瓜有意思啊?

网络上的沸沸扬扬,几乎要把今天「北平奥运会开幕式一周年」的风头抢尽。

下午三点,路宽刚刚看完两个小崽子,和老婆蹑手蹑脚地回到书房。

刘伊妃倒是对这番舆论大战很感兴趣,包括问界和他的影迷粉丝们憋了这两个月,好不容易看到点儿反制的影子,哪能不趋之如骛?

至于说问界和连想谁在扮演正面角色,对于这些拥趸而言不是太过重要,爽就完了!

但现在才爽到一半,就被楠方打断了施法,叫人有些不上不下。

天气燥热,路老板午后有些疲乏地靠在沙发上:「你说我现在出去讲,倪院士和张研究员根本不是我找的他们,而是他们找的我,会不会有人信?」

「哈哈,不可能!」刘伊妃给丈夫泡了壶茶,有些好笑道:「连我都不信,你想想其他人吧,你就是大坏蛋一个。」

洗衣机长叹:「这帮人,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小刘见他一副不要脸的样子,语带戏谑:「得了吧你,你给他们准备的好玩意儿可比这两位厉害得多呢。」

「不过他们还是有办法的,这幺一搞也没多人真正去关心事实真相了,都冲着看你们打架来了。」

路宽笑道:「这在传媒学里是典型的『议题转移』和『框架重构』。」

「就是通过将公众注意力从股权转让的合规性这种专业性、复杂性议题,强行转向企业间的「撕逼大战」这样的娱乐化、情绪化议题。」

「本质是用低门槛的冲突叙事,覆盖高门槛的制度讨论。」

前公关公司老板如是说。

刘伊妃好奇:「那框架重构呢?」

「类似的,连想混改属于公共治理框架,问界作为幕后黑手报复连想属于商业竞争框架,并且利用了阴谋论的传播优势。」

阴谋论的受众太广,后世的营销号、小红薯、逼乎走的都是这种路子,简直是喜闻乐见。

而对于连想的混改真相,别说是2009年的当下了,就是后世司马夹头搞事的时候,又有多少人真正关心具体数字和往事?

墙倒我推一下就是了,没那闲工夫去刨根问底。

「那巧了,现在你又把他们的议题再次转移回来了。」刘伊妃笑着点开智界视频的首页,几个系列视频赫然出现在最显眼的位置,属于第一档的推送了。

与此同时,天涯、虎扑、豆瓣、微博、心浪等网际网路舆论阵地,均通过不同方式展现着和系列视频有关的话题,或是提供可直接跳转的连结。

在2009年8月8号周六的这一天,无数在线吃瓜的网友、媒体,关注此事的领导、业界同仁,以及老会长,点开了名为《老胡不胡说》的大型系列连续剧。

此老胡,赫然便是已经达成默契的「21世纪最强路吹」、「东亚最强80」后称号的创立者、《环球时报》时任总编辑——

胡锡近。

老会长忙着亲自串联上下、内外,连中午饭都没顾得上吃。

这会儿因为血糖较低,在女儿的帮助下颤颤巍巍地点开了《老胡不胡说》第一集,一张叫他无端生厌的脸出现在屏幕中。

胡锡近一身笔挺的深蓝色西装,内搭浅灰色衬衫,领带系得一丝不苟,坐在一张复古红木书桌前。

背景是一面巨大的投影屏幕,上面正播放着泛黄的老照片——

1984年的中科院计算所大门,几个穿白大褂的科研人员正搬运设备。

他双手交叉放在桌面上,微微前倾,嘴角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眼神却犀利如刀,仿佛下一秒就要揭开某个惊天秘密。

「各位观众朋友,欢迎收看《老胡不胡说》系列解密节目,第一个系列要为大家带来的主题,有关日前被议论颇多的连想混改,相信大家都很感兴趣吧。」

「我们将以事实为依据、法律规章为准绳,以故事解密的方式娓娓道来,为您深度剖析这场闹剧的前世今生。」

「好,下面请跟随我的脚步,一起走进25年前的中科院计算所……」

老会长盯着屏幕,略有些蜡黄的脸上肌肉微微抽搐。

他干瘪的手指紧紧攥着座椅扶手,青筋暴起,眼睛死死盯着画面中胡锡近那张似笑非笑的脸,面前的午饭热气升腾,却已经无法吸引他的注意力。

视频里,胡锡近正用他那特有的、带着几分戏谑却又一本正经的语调讲述着事情原委。

倪广南、张杰们愤怒的控诉,经过问界影视编剧部门的改编、补结合天映画专业团队的动画和特效制作,以及老胡低沉生动的叙述,最终以一种大型商战解密故事片的形式,呈现在观众眼中。

见鬼,这是拿了欧洲三大和奥斯卡电影奖项的嫡系编剧、剪辑等制作团队啊!

全中国还有比这个团队更会制作商业片的幺?

只是现在被路宽用到了给吃瓜群众们讲一个「有趣」的故事上,逼格已经不可谓不高了。

老胡自己踏马的几辈子也没打过这幺富裕的仗啊?

当问界在半个月之前向他抛来橄榄枝,老胡真正走近问界大厦去录制节目,触及到这艘文化航母的一角时,穿越者掌控的舆论资源,是他根本无法拒绝的。

上一世被如何戏称叼飞盘暂且不论,现在他已经像早前的卓韦一样被暗暗收编,成为了2009年当下的「司马夹头PLUS」。

胡锡近本身在这个时代的口碑也不算差。

他在93-96年深入波赫前线进行战地报导获得一致认同,从05年任职《环球》总编开始,用四年时间将该刊带回了百万级销量的行列,只在楠方等报业集团之下。

于是老会长眼中的他,正在以「说书人」的风格主持,结合历史档案、当事人采访、动画演绎、情景再现等手法,将连想的股权变迁、技术路线之争、商业博弈等复杂议题,拆解成通俗易懂的「商业谍战剧」。

每集结尾留悬念,引导观众「追更」。

总时长半小时的第一集快要结束,老会长不算太落伍,看着屏幕上密密麻麻的被称为「弹幕」的东西,只觉得眼前发黑,头皮发麻。

「卧槽!原来连想的『技工贸』路线是被他硬生生掐死的?倪广南太惨了!」

「2001年股改就是一场资产大甩卖!现在29%的股权也就这幺贱卖了?」

「老胡牛逼!这节目比《大明王朝1566》还刺激,连想版严嵩是吧?那柳琴不就是小阁婊?」

老会长的手指不自觉地颤抖,这些弹幕里夹杂着大量他从未在主流媒体上见过的尖锐质疑,甚至有些细节连他自己都快记不清了,却被胡锡近用档案、动画和采访还原得清清楚楚。

更让他心惊的是,弹幕的舆论风向几乎一边倒:

没有人关心「问界是不是幕后黑手」,所有人都在讨论「这一次到底流失了多少资产」、「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的真相到底是什幺」?

正如刘伊妃所说,议题又被公关公司老板巧妙地「转移了」。

你不是用「低门槛的冲突叙事,覆盖高门槛的制度讨论」吗?

我就把制度讨论的高门槛降低,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还是以全球顶尖的电影团队制作的节目为媒介;

以百万级发行量的《环球时报》总编的叙述做桥梁;

以注册用户在1.8亿左右的国内最大视频网站以及微博作为舆论集散地。

符合这些全部反制配套和舆论对攻实力的,纵观东大也只有问界满足条件,这仍然是多年「筚路蓝缕」的产业积累,练就的内功。

伴随着标志性的「因此,老胡认为……」,第一集进入尾声。

十秒不到,自动播放的下一集已经开始,当「胡说八道」的那张脸再次映入眼帘,柳琴终于忍受不住,操作滑鼠叉掉了界面。

「爸,饭都凉了。」

「爸!」

「去门口守着。」老会长语气平淡,并没有上午的勃然大怒,枝般的手指拉开最底层的抽屉,取出一部老式诺基亚手机。

键盘上的数字已经磨得发亮,老人颤抖着按下快捷键,通讯录里只存着几个没有备注的号码。

柳琴面色焦急却不敢再多说,静静地站在门边。

电话接通,但老会长的声音谦卑、低沉得几乎叫她听不见。

她眼中从小到大都颇为崇拜的父亲正站在窗边,夕阳将老人佝偻的身影拉得很长,投在墙上的影子像一株即将倾倒的老树。

这一刻她的心里蓦然浮现出一个老艄公的形象,那位年轻首富所预言的「惯会在小舢板上搞合纵连横」,似乎正在成为现实。(537章)

为什幺会这样?

我们明明已经团结了国内外所有能团结的力量了,为什幺还是有失道寡助的迹象呢?

——

2009年8月8日,晚上7点50分,鸟巢国家体育馆。

解说贺伟的声音在无数电视机前响起:「观众朋友们,欢迎来到鸟巢!今晚,义大利超级杯即将在这里上演巅峰对决,国际米兰对阵拉齐奥!」

「现在两位走进场内准备开球的嘉宾,分别是北平奥组委刘领导和总导演路宽先生,他们正和两队的球员、教练握手致意。」

身边的刘建宏捧哏:「我们看到,路宽导演和国米主教练穆里尼奥握手时还笑谈了几句,不知道他们用的什幺语言。」

贺伟道:「应该是英语,路导是文艺界人士中著名的球迷,我们经常能看到他出现在球场的照片哈。」

他玩笑道:「也许路导会有以后去欧洲买一家俱乐部经营的打算,现在就算提前面试主教练了。」

「哈哈,如果五大联赛有一位中国老板,想必这支球队也会成为NBA的火箭。」

两人闲聊了一阵,贺伟回归正题:

「一年前的今天,路宽导演带领团队以天才般的艺术想像力,向全世界展示了东方文明的恢弘气度,而今晚,他站在绿茵场上,以足球的激情续写另一种跨越文化的共鸣。」

场上一声哨响,「好,观众朋友们,这里是装垫儿台,您正在收看的的是……」

屏幕上的路宽消失了,他和刘领导出现在了后台的VIP观赛室内。

潘秘书轻轻带上门出去,没有走远,阿飞也站在门口,随侍左右。

刘领导先唠起了家常:「小刘身体恢复得不错吧?两个小家伙也很好吧?」

「都好,小崽子们也很好,能吃能拉。」路宽聊起孩子一脸笑意,「这做了爸爸才知道,家里有孩子是真不想出远门呐。」

「这个月再回来,明显又长大了许多,感觉是一天一个模样。」

「哈哈哈,孩子催人老啊。」刘领导笑道:「搁以前谁能想得到,你这个大艺术家还是个孩子奴呢?」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