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血迹判断,血迹是一条直线,等于是周蕾第一时间就往五十米开外的公园门卫室跑去呼救了。」
杨锦文点头:「所以,高杰在调查报告里判断,周蕾是熟悉周边情况的。」
冯小菜回答说:「是的,后来查出周蕾是从事卖银职业的,当天晚上她出去站街,我们查出了很多目击证人。
但十点过后,她住房楼下就没人了。
她招揽客人的地方离小树林就一百多米,隔着一个巷子、一条街。
我师父当时就判断凶手应该是诱骗周蕾,两个人去了小树林,然后不仅实施了侵犯,然后把人杀了。
作案工具的话,李法医判断是一把磨的很锋利的改锥,周蕾脖子被捅了三下,捅穿了动脉血管。
从被刺、到她跑到公园门卫室呼救,不超过一分钟死亡。」
姚卫华喝了一口茶,他没吃烧烤,似乎不太喜欢深夜吃东西,他问道:「那后来,原三大队是怎幺调查的?」
冯小菜把暖水瓶放在角落里,然后走过来,坐在一把空椅子上,她把双手插在并拢的大腿缝里。
「一是通过周蕾的人际关系和利益纠葛来查,另外就是找目击证人,排查周蕾的一些老熟客。
当时,法医和技术室给的线索是,凶手在被害人的大腿上留有精斑,可以作为生物证据,但这个条件有限,筛不出人。
还有就是在林子里提取了凶手的脚印,通过足迹显示凶手的身高是在170到175公分,体重65公斤到70公斤,这个范围也很普遍。
结合这几点,我们查了半个月,没找到任何线索。」
杨锦文问道:「指纹呢?」
「没有留下指纹。」
姚卫华皱眉:「那凶手作案时是戴着手套的?」
冯小菜摇头,又点头:「我师父分析说,如果是带手套的话,那肯定是比较好的、很光滑的手套,因为被害人有过挣扎的,从被害人身上和现场没有留下劳保手套的纤维。
查到后面就成了悬案,我师父转变了思维,他认为凶手的经济条件肯定不错的,就是从没留下指纹这个关键线索来断定的。
如果是普通人作案,还把被害人的脖子连捅三下,心理素质肯定没那幺强。」
「那一大队和二大队当时成立专案组,他们是怎幺调查的?」
「他们没查711案,卢队和沈队认为,711案就是随机作案,因为据被害人的室友吴桐说,她俩是在晚上六点出来的,晚上九点,吴桐接了三个客人,她当时在楼上『工作』。
周蕾当天晚上也有五个客人,所以她身上的生物检材,也找那五个人对比过,都不是他们留下的。
也就是说,六点到十点半之间,按照这个时间段,卢队和沈队调查了当晚周围的所有人,没有找到可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