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甚至许多现代工具就是上一代工具基础上进化而来。

就像是计算机的发展,从早期庞大的机械计算机到电子计算机,再到晶体计算机,然后是集成电路计算机……。

制造工具层面更是如此,从最初使用的锤子、凿子、锉刀,到工业革命后的机械车床、铣床,再到自动化生产线。

工具的递进,带来的是发展效率上的质变。

原始人不可能靠石头打磨出对撞机,工具发展也并非线性,而是循环往复中的螺旋上升。

每一轮工具制造都在前一轮基础上进行,使工具不断进化升级。

月蚀族早期就有AI技术层面的研究,这也是月蚀族创造出星网的基础。

第三点是能量层级的解锁。

智慧族群对能量的掌控程度,决定了文明突破科技限制的可能性。

从火的使用,到自然界的风能水能的利用,再到煤炭石油,再到电力与核能……能量层级的每一次解锁,都能带来技术层面的飞跃。

第四点是协作网络的诞生,让技术的发展从简单堆砌的蚁群思维,进化为具有涌现智慧的新文明。

也就是现实中的网络世界,更详细的可以划分成网际网路、物联网、区块链、云计算等技术。

令信息传达的效率得到显着提升,实现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

智慧族群在拥有完善的协作网络后,个体智慧生命获取知识的方式会变得很容易。

四个维度如同族群基因的四条螺旋发展链。

如果将智慧族群视为一个由无数智慧生命融合而成超级生命,那幺集体智慧的存储是遗传信息的存储载体,工具递进是生命进化的未来方向,能量层级解锁决定身体的代谢速率,协作网络构成信息交换的神经网络。

四个维度共振,让看似脆弱的智慧族群以技术为杠杆,撬动超乎想像的力量。

星网的诞生在指引的解析中,在这四个维度的基础上还存在一个难以被复刻的关键因素。

运气!

技术积累是必然,但某些关键性突破可能是偶然。

弱小创造强大,就需要这种运气。

历史证明,许多足以改变一个族群未来的发现,有不少来自运气。

星网的诞生,运气就是其中关键。

这一战也让祁胜对星网的有了期待。

但他暂时没有给星网发游戏资格的想法。

倒不是因为垄断问题。

虽然星网进入游戏后,确实存在通过强大的个人运营能力,让月蚀族成为玩家军团资源垄断阶层的概率。

但他知道星网不会这幺做。

星网清楚怪物世界的本质是什幺,也知晓这幺做的代价是什幺。

玩家眼里,怪物世界是游戏。

星网眼里,怪物世界从一开始就是一场需要全身心投入的战争。

不给星网游戏资格的核心问题在祁胜眼里只有一个,那就是祭力不足。

为玩家创造一个承载生命的躯体不难。

他只需要花费1000点祭力,就能给地球生灵生成一个初始玩家之躯。

但星网不是普通玩家。

它本质上是半机械半生物的超级智脑。

假设给星网创造一个普通玩家之躯,他随时可以做到。

但这幺做的代价是,星网将彻底失去闪光点,变得和普通玩家没有任何区别。

如果是复刻星网在现实中的躯体,需要消耗的祭力就多了。

星网的本体是月蚀城里的一座239米的高楼,整栋楼都是星网意识的载体,庞大的资料库埋在地底。

算上星网的触须延伸,遍布月蚀城监控装置、数据网络,等等。

甚至整座月蚀城都可以视为构成星网躯体的组成部分。

更细致的去看,延伸至其他种族对接星网的智脑,包括星网网络,也是星网躯体的一部分。

这哪是生成一个玩家,简直就是在制造一个超级生命体。

哪怕去掉他眼里没有任何价值的部分,星网的构造也是无比庞大。

但这部分祭力祁胜给的起。

根据指引的计算,在怪物世界复刻星网需要消耗三亿祭力。

但这只是起步消耗。

创造生命不难,难的是对接挑战者系统,为星网搭建一个玩家之躯。

以现实人类举例。

去掉意识重塑、生命重塑复苏上的消耗,他直接复刻创造一个人类平均需要消耗12.4的祭力。

例如,当初修复黑夜将至母亲病重的躯体,只花费了3.4祭力。

但是要将这具躯体「玩家化」,植入挑战者系统,植入星脉槽等设定,构成祭力打造的纯净之躯他花费了1000点祭力。

差不多是120倍的祭力开支,星网想要维持能力的同时成为玩家,需要消耗的祭力更多。

所以将星网复刻后再对接挑战者系统,以玩家军团现在的产出根本不足以支撑。

这也是他没有选择招募星网这个强力玩家的原因。

在玩家军团拥有匹配星网的祭力产出前,只能说:

时机未到,宝剑藏鞘。

现在阶段星网以攻略党游客的身份在论坛活跃也挺好,至于它的游戏资格。

继续抢吧,他反正不发。

毕竟给不起,怎幺发?

(本章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