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被文字囚禁的文明,以书言创造的执、笔、书为舞台,在翻页的间隙里争相上演辉煌篇章,连成气吞山河的史诗故事。
而规则书的装订线,便是分割平行世界的裂缝。
此时,面对实力比飞升族更强的溟雾族入侵,书言的内心没有恐惧,只有升腾的战意。
自诞生意识那天起,它便是小世界的天道,执掌万物轮回更迭。
一念可焚天,一念可覆海。
但它终究只是小世界的天道。
选择来到这里,目标便是成为怪物世界的天道,再次凌驾于亿亿万种族之上。
曾为天道,当再为天道。
面对溟雾族的入侵,飞升族和书言都做好了直面冲击的准备。
三方势力的对抗即将上演。
暗中观察的祁胜,在看到大战即将开启后,认为飞升族和书言必然是固守领土,分别在不同区域对抗溟雾族的侵袭。
在此期间,两方势力互不相犯。
这并非同盟,而是面对强敌时最明智的选择。
在不同战线各自分担来自溟雾族的压力。
三方势力的第一轮试探性碰撞,以溟雾族的先锋军团进攻飞升岛屿,以及书言领域开启。
祁胜的脑海中,顿时浮现指引提供的数据信息。
这三方势力中,军团体系最完善的是书言,它掌握的规则书就像是冷冻文明胚胎的藏库。
可以随时切换军团体系,优化战争力量。
但在战争体系层面,溟雾族完全碾压了飞升族和书言。
因为溟雾族同样掌握了集结力量作战的模式,可以让溟雾族的战士通过能量相连共鸣的方式,爆发出恐怖的战力。
双方都没有出动半神境战力,但先锋军团的碰撞,溟雾族以一敌二仍占据优势。
飞升海域战线。
数以百万计的溟雾战士在海面结成六边形阵列,每个单位之间的间隔都是按照特殊阵法排列。
当飞升族大军的元素洪流轰入阵型时,所有战士同时出手。
元素洪流瞬间通过相连的溟雾构建的纠缠网络完成分摊。
本该瞬间蒸发大片溟雾战士的元素洪流,被分解成百万份细微伤害,仅让所有溟雾战士的躯体泛起几丝涟漪。
当战阵旋转,位于战阵中心的溟雾统领挥动旗帜。
整支军团霎时化作共振腔体,将分散的能量重新汇聚成一道溟雾螺旋炮,轰然砸向飞升岛屿。
飞升族引以为傲的元素洪流壁垒,在这道集合了百万溟雾战士之力的轰击下,如琉璃般层层碎裂。
这一击,瞬间逼出了飞升族的顶尖强者参战。
书言领域战线。
神圣军团的光矛暴雨般朝着溟雾军团倾泻。
正如书言所料,神圣军团的生命结构设定,有着克制溟雾族亡语之躯的特性。
但这种克制带来的助力非常微弱。
亡语规则加持下的溟雾族战士,本质上并非亡灵系生命,而是规则系生命。
能克制的只有溟雾族本身自带的极阴属性,却无法对亡语之躯造成任何克制效果。
每当溟雾战士被圣光洞穿,其溃散的死亡能量会立即被后方同伴吸收,生命进入亡语重塑阶段,化作黑雾在战场上扩散。
每死一个溟雾族战士,其他溟雾战士的力量便会增强一分。
这正是溟雾规则带来的增幅。
让阵亡者化作新的能量节点,使得活着的战士越发炽烈。
亡语+溟雾,两个规则相辅相成,爆发出恐怖的战力。
无法真正意义上死亡,让溟雾族战士在战争中没有后顾之忧。
最前排的溟雾战士甚至选择用自爆的方式来逼迫书言展现更强的战力。
形成的溟雾风暴非但没有被圣光碟机散,反而污染了领域内的圣光之力。
第二梯队的溟雾战士,踏着同伴的尸雾突进,每跨出一步,脚下就会浮现出死者共享而来的符文力量。
在溟雾族的轮番轰击下,书言领域内的光明结界出现蛛网般的裂纹。
在飞升族和书言看不到的地区,祁胜还观测到。
两处战场的能量波纹正通过深海下的灰色脉络相互传导。
飞升族释放的每一次元素洪流冲击,在强度超标时便会传导给书言领域战线。
这种超越空间的共鸣战术,使得溟雾族完全有实力以一族之力,两线作战。
溟雾族所展现的战争潜力,已经有了逆潮军团的初步架构,是真正经历过无数次战火淬链出来的战争体系。
指引曾说过,战争军团的体系建设分为两种模式。
第一种模式是,弱养强,以强为战。
这套体系本质上是精英集权式战争体系。
需要将全族资源集中供养少数强者,以绝对个体武力碾压敌军。
底层族群负责资源采集、后勤保障,中层战士筛选精锐,而最顶层的至强者则承载整个文明的战争潜力。
在这套体系下,一名巅峰强者可一人成军,挥手间天崩地裂,甚至能以个人战力决定整个战局的胜负。
这套模式需要牺牲弱小换取上限,弱者沦为养分,强者吞噬全族气运成长。
最终诞生出超越常规生命层次的战争机器。
虫族走的便是这套战争体系,所有虫族节点掠夺的资源,主脑只会留一部分,再将部分输送给至高主脑。
至于虫族战士,本质上并非独立完整的个体。
它们没有独立思维,而是被孕育出来的战争力量,是至高主脑力量的节点延伸。
可以将整个虫族视为一个庞大的个体。
只是帝冢山脉地区的主脑比较特殊,非但不需要将掠夺资源输送给至高主脑,还可以从至高主脑那边无限额的获取资源。
书言的发展模式,类似虫族。
书言战士本质上并非独立个体,都是书言力量和意志的延伸。
只是现在的书言还是太弱了,根本达不到虫族那般高度,只能优化军团力量,却无法通过收集信息素的方式,优化战力单位的成长潜力。
第二种模式,便是溟雾现在使用的模式:以众化一,逆势伐天。
核心逻辑是弱者通过战阵、规则、共鸣等手段相连,爆发出远超个体的集体战力。
这套体系下,弱者并非炮灰,而是整体的一个网络节点。
通过精密配合,他们的力量可迭加、增幅,从而引发质变。
如溟雾族的亡语+溟雾两大规则加持下,阵亡者的力量会被活着的战士继承,形成越战越强的滚雪球效应。
这两套体系可以共存。
逆潮军团就是两套体系共存的完美模版,兼顾了弱养强,和以众化一的特点。
逆潮军团的底层架构是:弱者为基,供养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