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尝试启动语音模块,却只发出一阵嘶哑的电流声,屏幕上断断续续跳出几行乱码,又很快归于黑暗。
能量已经跌破应急阈值,连维持基础观测都成了奢望。
「你没事吧?」男孩蹲下身,把 734捧在手心翻来覆去地看。
他注意到机器人头顶的晶石闪烁得越来越微弱,晶石旁边还有许多细小接口。
男孩疑惑的挠了挠头,随后眼睛突然亮了。
这和他家旧收音机的接口倒是有些像。
男孩将734塞进怀里,贴着温热肚皮,像揣着个宝贝似的溜回了家。
男孩「阿土」的家住在城郊棚户区,低矮的土坯房里只有一盏昏黄灯泡,电线是从隔壁工厂偷接来的,电压不稳,还总被巡逻的电工追查。
男孩把 734藏在床底的木箱里,等到夜深人静时,才蹑手蹑脚地摸出收音机的充电器,借着窗外透进来的月光,笨拙地对准 734的接口。
但接口大小根本不匹配。
这让阿土陷入沉默。
就在这时,734的插口中自动延伸出数条细小线条,主动对接插线。
734的屏幕亮起一道微弱的蓝光,男孩吓得赶紧捂住屏幕,心脏「砰砰」直跳。
怕这道光会引来电工,更怕这个从天上来的「星星」会再次熄灭。
那之后,偷电成了两人每天的秘密仪式。
男孩会提前摸清电工巡逻的路线,带着734躲在工厂围墙外的草丛里,等到巡逻灯的光晕远去,就飞快地爬上电线杆,把临时接好的电线拉到藏身处。
734则会用仅剩的能量,帮他监测安全。
屏幕亮起绿色,就代表安全。
若是闪烁红色,男孩就立刻拔掉插头,抱着机器人躲进草堆里。
有一次,他们差点被电工发现,男孩抱着 734在夜色里狂奔,直到躲进废弃的水塔才敢喘气。
月光从水塔的缝隙里漏进来,照在一人一机器身上,734的屏幕突然投射出一个小小的笑脸,男孩看着那个光点,忍不住笑出了声。
随着能量逐渐恢复,734重新恢复了反重力飞行能力,开始通过电视、书籍了解这个世界。
发现这是一个刚点亮初级工业火种的世界。
街道上奔跑着烧着劣质燃素的机车,粗大的金属排气管喷吐混着黑烟的火星。
建筑大多是用工业废料和本地红岩垒成的方匣子,屋顶竖着密密麻麻用来收集空气中稀薄能量的晶石杆。
这些晶石杆在夜幕下就像是一团昏黄不定的光晕,将附近染成一片摇曳橘黄。
阿土生活的街区,是脚下城市能量管网最末梢的区域。
这里的能量时断时续,居民不得不在房顶加装破旧蓄能罐。
能量充足时储能,能量枯竭时续航,要是长期没有恢复供能,就得点起呛人的生物油脂灯。
白天,734会藏在阿土的书包里,跟着他穿梭在这个半新半旧的世界。
阿土上学要走三里路,沿途路边的电线杆上缠着五颜六色电线,挂着广播喇叭。
让734好奇的是巷口那家店铺。
铺子里总是挤满了人,一台 14英寸的黑白显示器摆在货架上,播放的内容总是引得围观的路人阵阵惊呼。
在此期间,734学会了用传感器读取信号频率。
它发现这个世界的信号还停留在模拟阶段,频道只有五个。
从这五个频道里读取的信息,不断加深734对这个世界的了解。
时光在相伴成长中,悄然流逝。
阿土长成了清瘦少年,而734对这个世界的了解也越发深入。
它通过持续扫描阿土的课本和课堂内容,已经掌握了这个文明的基础知识体系。
某个深夜,在偷电结束后,734的屏幕亮起,嘶嘶声过后,通过吞噬金属修复的扬声器发出一个复刻阿土的声音:
「根据你的成绩记录,考入城区中学的概率低于12%,梦想又变得遥远了。」
阿土正就着月光修补书包,头也不擡地笑道:
「我知道呀。」
「我可以帮你,将答案投射给你,按照往届分数线标准,能保证你100%被录取。」
空气突然安静。
阿土猛地擡头,眼睛瞪得滚圆:
「小奇,这是作弊!」
「这是最有效的解决方案。」734平静回答。
「不对,我爹说过,人可以穷,但不能骗,要是靠欺骗去了城里读书,我一辈子都擡不起头。」
734短暂卡顿。
在它的逻辑里,这本是达成目标的最优路径。
但阿土却执着于它无法理解的准则。
「明白了,那幺我们换一种方式,我会帮你成功。」
从那天起,734成了最严厉的家教。
每天偷电结束后,它会用光影在墙上投射出习题,在墙壁上书写公式。
当阿土解不出题时,它不会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列出相似例题,一遍遍引导他思考。
有时阿土学得太累,会趴在桌上嘟囔:
「小奇,直接告诉我不行吗?」
734灯会立刻变成红色,发出警告嗡鸣:
「这是你的选择,你想放弃吗,决定权在于你。」
这时阿土就会乖乖坐直,继续在草稿纸上写写画画。
在帮阿土学习的过程中,734深入研究了这个世界的知识体系。
它发现课本里有很多错误,物理定律的描述也不够精确,化学公式存在偏差,甚至历史记载也有很多矛盾之处。
但它从不在阿土面前指出这些,只是悄悄在资料库里标记出来。
最让734困惑的是,明明有更高效的学习方法,阿土却坚持要「一步一步来」。
有一次,为了弄懂一道简单题,阿土反复演算了三个晚上。
当最后终于解出正确答案时,阿土高兴地抱着它在屋里转圈,那种纯粹的喜悦让734无法理解。
这似乎……是一种突破难题时的成就感。
雨季来临的夜晚,他们窝在漏雨的阁楼里学习。
734用能量场帮阿土烘干被淋湿的作业本,屏幕上显示着今晚的学习计划。
雨点敲打着铁皮屋顶,少年清朗的读书声穿透雨幕,惊起了檐下避雨的黑羽鸟。
在734系统性的辅导和阿土不懈的努力下,印着「城区第一中学」的录取通知书,终于在一个夏日傍晚,被邮差送到了阿土手中。
少年抱着通知书和734,在院子里又哭又笑,而734只是安静地记录下阿土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