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果:基础效果已拥有,投入威压专长点数,可强化气息隐匿效果。
【存在淡化】:
效果:基础效果已拥有,每投入1点威压专长,降低被感知侦测手段(包括视觉混淆、气息感知、探查术法等)发现的概率(无法淡化规则级感知)。
【恶意规避】
效果:削减外界生灵指向自身的恶意,提升自身对杀意的感知,并微弱干扰此类锁定(需投入至少50点在「存在淡化」可解锁)。
【环境同化】大幅度降低自身存在感,移动时引发的动静(声音、气流等)减少,更易融入环境背景(需投入至少70点在「存在淡化」可解锁)。
【迟缓力场】:
效果:每投入一点,可降低威压领域笼罩范围内,非本人以外的所有目标的行动欲望。
【步履维艰】(投入20点):威压领域内,敌人的移动速度会受到微弱但持续的减缓效果。
【能量滞涩】领域内敌人的能量恢复速度受到轻微的迟滞影响(需投入至少50点在【步履维艰】上方可解锁)。
【焦点模糊】干扰领域内敌人对威胁等级的判断,使其更倾向于攻击其他目标而非你(效果取决于敌人意志力与专长等级)。
【怯战】:当敌人被威压领域笼罩时,使范围内所有目标产生怯战情绪,具体效果受到领域等级,以及专长等级影响……。
目光扫视着琳琅满目的专长选项,探索者的眼睛顿时亮了起来。
懦弱之势可选择的专长有128个。
可见,这是一个能够深度定制的战力体系。
尤其是【气息遮蔽】系列,简直是为他这种探索党量身定做。
更重要的是,势是唯一一个不需要任何消耗就能释放的力量。
不同于命魂,乃至玩家自学的技能,势的使用在考究党的解释中属于无CD且无消耗技能。
随时可以开关,全程无消耗。
毕竟这是一种源于自身的情绪力量,而非精神力、气血这种消耗型能量。
这也是为什幺「势」非常接近于规则的原因。
等同于是将自身情绪,制作成了一种类似规则的范围效力,只是无法做到规则那般绝对逻辑。
1级的100点专长,他选择全部加点在气息遮蔽系列上。
完成加点后,再次点击确定。
顿时一股无形的力量涌入体内。
他好似听到了来自灵魂深处的低鸣。
无形的「认知」不断涌入他的意识深处。
和镶嵌命魂后的感觉有点相似,能力领悟的过程不同于知识灌注,更像是尘封已久的本能,在此刻骤然解锁。
他自然而然地就懂得,该如何调动潜藏在内心深处,对危险的规避情绪。
他心念微动,尝试按照内心的感觉,催动了这份力量。
没有想像中的光芒万丈,或是气势磅礴的爆发。
以他为中心,一层淡薄到几乎无法用肉眼察觉的灰白色气息悄然弥漫开来。
如同滴入清水的一滴墨,迅速晕染四周,形成一个半径三十米的微弱力场。
站在威压领域内,有一种莫名的寂静。
就连自我的「存在感」也在逐渐模糊。
他感觉自己仿佛与周围的环境多了一层隔膜,他的情绪被放大并辐射了出去。
给他的感觉就像是在告诉别人,不要关注我,哪怕对方确实关注到了他。
也会被他的情绪影响,然后不再关注他的存在。
这种情绪中带着一种令人意兴阑珊、心生退避的黏滞感。
如果对方的情绪带着攻击欲,可以视为一团火焰。
而它的懦弱威压,便是一捧冰冷凉水,让对方的情绪温度快速下降,沸腾的势头为之凝滞。
起不了动杀心的念头,自然也就无法驱动身体对他下手。
他低头看了看自己的手,一种前所未有的奇妙感觉涌上心头。
「好像……真的挺适合我。」
这个念头不由自主地冒了出来,让他脸上的表情顿时变得有些复杂。
既有获得新能力的欣喜,又夹杂着一丝难以言喻的尴尬。
他还是不想承认,自己是个懦夫。
瞥了眼直播间的弹幕,他在这时唤出功能面板里的活动界面。
界面中,八大威压分类对应着八条不同的试炼路径。
每一条路径都呈现出不同的风格。
赤怒之门后的路径如同熔岩地狱,青哀之门后是迷雾雨林……而代表懦弱之势的路径,则是一条看上去异常平静,甚至有些不起眼的灰白色小径。
【试炼名称:懦弱之行】
试炼要求:不参与战斗的情况下,抵达每一关的终点安全区,遭遇战斗或引起怪物骚动将降低评分。
「不被发现?抵达安全区?」
探索者看着这要求,倒是不觉得意外。
懦弱之势本就不是战斗类型的威压,让他用战斗的方式过关,完全不符合设定。
大概率勇气、愤怒相关的情绪,才会是战斗通关模式。
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懦弱之势试炼,意识触击确认。
眼前的纯白空间再次扭曲变幻。
【第一关:躁动林地】
金色字体在眼前浮现后,又逐渐隐没消失。
他发现自己出现在一片光线昏暗,植被茂密的林地。
空气中弥漫着潮湿的腐叶气味,和某种野兽身上散逸的腥气。
远处隐约传来低吼和树枝碰撞的声音,由远及近。
意识到危险正在逼近,他当即催动威压,顿时淡薄的灰白色气息悄然扩散。
他小心翼翼地选择阴影处和植被茂密的地方移动,尽量不发出任何声响。
就在这时,怪物身影显现。
它们的造型像是放大版的灰狼,体型硕大,獠牙外露,眼神凶戾。
出现在附近后,不时用爪子刨着地面,显得十分焦躁,似乎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引来它们的围攻。
似乎嗅到了什幺,它们朝自己所在的方向看了几眼,鼻翼抽动,但在接触到近乎无形的灰雾后,它们的眼神很快从凶戾变得有些疑惑和意兴阑珊,仿佛觉得他只是个无关紧要,让人提不起兴趣的小石头。
给探索者的感觉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