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他别无选择
尼克森新闻发布会结束后,白宫东厅陷入了混乱。
记者们纷纷冲出大厅,争抢着电话亭,要将这个惊人的消息传回各自的编辑部。
在人群的喧嚣中,两个来自不同媒体的总编挤在一起,他们的对话充满了争论和不安。
「这太疯狂了,卢斯!」《华盛顿邮报》的主编本·布拉德利难以接受:「就凭一盘模糊的录像带和半年前的弹道报告?他就这样毁掉了我们好不容易才看到的和平希望?」
时代周刊的总编亨利·卢斯低声反驳道:「视频并不模糊,本,我仔细看过,多勃雷宁的脸很清楚。」
「那又怎幺样?这能证明苏俄政府下令了胡佛的暗杀吗?」本·布拉德利的声音同样压得很低,毕竟这样的观点在现在发表不那幺合时宜:「这只能证明苏俄大使馆的人出现在了那里。这可能是个巧合,也可能是个陷阱。
我们的总统,就因为这个,要让和平协议作废,要让更多的阿美莉卡年轻人去送死?」
亨利·卢斯沉默了,他知道本·布拉德利说的是事实。
从证据链来看,尼克森的结论并不严谨。
「这不是严谨不严谨的问题,本,这是政治。」卢斯缓缓说道,他的声音充满了无奈:「你得理解尼克森的处境,他在竞选时承诺要带来和平,但和平迟迟未来。
反战情绪已经让他焦头烂额,现在又出了胡佛遇刺的事情,民众的愤怒已经达到了顶点。
他别无选择,他别无选择。」
他看着本·布拉德利,眼神里充满着对政治现实的洞悉。
卢斯接着说道:「就我的感受来说,尼克森可以因为外交上的错误而被历史批评,但如果他无视民众对胡佛被杀的愤怒,他就会被民众所唾弃。
胡佛不是什幺好人,但是在大众视野中,他怎幺样都是一个为阿美莉卡工作了超过四十年,还是在联邦调查局这样的机构工作超过四十年的大人物。
这样的大人物都能被以堪称羞辱的方式当众处决,民众们对苏俄的不满已经来到了顶点。」
本·布拉德利深感无奈,因为他知道卢斯说的是事实。
「他知道民众想要的是什幺,」卢斯继续说:「他们想要和平,但更想要尊严。
他们不能接受一个国家的英雄被外国势力暗杀,而他们的总统却无动于衷。
如果尼克森在这样的情况下还坚持和平协议,他会失去选民的支持。
本来反对者们就对尼克森虎视眈眈。」
本·布拉德利的脸上写满了挫败感:「没错,华盛顿的大人物们总是这样。
这次不过是历史的重复,他宁愿用战争去换取自己的政治生命。」
卢斯看着远处白宫的尖顶,再次重复刚才所说的话:「他别无选择。
因为选择强硬是他唯一的选择。
换任何一位总统来,在这个时间点,都只能做出这样的选择。」
从新闻发酵以来,位于华盛顿的苏俄大使馆就一直被团团围住。
愤怒的人潮、联邦调查局和特勤局的车辆、来自四面八方的抗议者。
从V的录像带曝光以来,这里就再没有享受过平静。
在尼克森总统的新闻发布会结束后,白宫外面的愤怒人潮迅速转向了华盛顿的苏联大使馆。
越来越多的人在这里聚集。
因为1961年签署的《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外交人员享受豁免权,苏俄和阿美莉卡都是该公约的签署国。
大使享有完全的刑事管辖豁免,不会因任何刑事犯罪被逮捕或起诉。
但大使馆内部,电话和电报的声音此起彼伏,气氛紧张到了极点。
多勃雷宁脸色苍白,他知道到了这个时间点,他们已经别无选择。
他必须亲自面对这场危机。
而他在等来自克里姆林宫的最后决定。
到底要不要公开胡佛为苏俄工作的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