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线频频出现的失守消息时常让他彻夜难眠,阿美莉卡的卫星定位让游击战成了猫鼠游戏。
「李同志,这东西能打下那些带天眼的F-4幽灵吗?他们推进太快了,我们的补给线快断了。」
李工程师笑了笑,从箱中取出训练模拟器。
一个笨重的示波器装置,连接着真空管放大器和机械转盘,体积如小型收音机,屏幕是5英寸的二极体显示屏,需外部电池供电。
「简单。两周训练,你们就能上手。
电路内置了反馈回路,上次发射的模拟数据会记录下来。
我们会定期来回收美军的飞行数据和飞行轨道,在燕京为你们优化飞弹,提高它的预测精准度。」
接下来的两周,山谷里回荡着低沉的嗡鸣和示波器的高频啸叫。
北越的战士们分成小组,轮流操作龙影的发射车,一种改装自GAZ-66卡车的机动平台,车顶伪装成稻草堆,车厢内安装了简易控制台:仪表盘上布满拨针开关、模拟电压表和一个小型CRT显示器,用于实时显示雷达回波和干扰信号强度。
训练从基础开始:李工程师用黑板讲解飞弹的设计原理,尽管阮文泰的战士们大多是文盲,但他用比喻简化。
之所以要讲原理,这是华国培训战士的风格,同时也要让他们在收集数据的时候具有足够的积极性。
9月15日,第一次实战降临。
地点是广南省的阿绍谷,美军第1骑兵师的空中机动部队正执行兰开斯特二号行动:二十架AH-1眼镜蛇武装直升机护送CH-47支奴干运输机空投补给,目标是彻底切断胡志明小道。
得益于GPS的米级定位,这些直升机低空贴地飞行,实时避开山脊,推进速度比以往快30%。
天空阴沉,雨点敲打着树木。
阮文泰的营地隐匿在山坡上,伪装网下,三辆龙影发射车蓄势待发。
雷达警报响起时,营里的无线电嗡嗡作响:「敌机群,方位270度,高度500米,速度180节,他们直奔我们的补给点!」
控制台上,CRT屏幕闪烁着杂波,战士们手动调整增益旋钮,脉冲都卜勒电路剔除噪声,美军直升机的旋翼热信号勉强浮现。
「准备发射!」阮文泰说。
锁定。
倒计时三秒,第一枚龙影撕裂雨幕,尾迹在云层中闪烁如流星。
它没有SA-2的笨重弧线,而是以马赫1.5的速度直扑目标,电路板的模拟滤波器修正偏差,避开一枚从F-4上发射的耀眼诱饵弹,虽有轻微颤动,但伺服系统稳住了弹道。
同时,干扰信号生效:美军飞行员的仪表盘上,GPS坐标突然跳动,显示从阿绍谷偏向十公里外的空域。
「该死,导航故障!拉起!」无线电中传来惊慌。
爆炸发生在眼镜蛇的油箱旁,火球吞没了旋翼,碎片如雨点般坠落。
第二枚飞弹紧随其后,锁定一架试图拉升的支奴干。
20枚飞弹,让美军编队瞬间乱作一团,三架眼镜蛇坠毁,两架支奴干重伤迫降。
没了GPS的精准,它们在雨雾中迷失方向,推进戛然而止。
虽需战士实时监控CRT,但它奏效了,制空权的天平悄然倾斜。
战斗仅持续七分钟,空中部队仓皇撤退,补给空投化为乌有。
「华国人的飞弹这幺准?」阮文泰心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