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所以他点了点头:「好,我服从安排。」

他出去的时候,王守武给他打手势,低声想问下到底什幺情况:「锡九,里面什幺情况?」

吴锡九摇头:「你进去了就知道。」

包括王守武、吴锡九、黄昆、谢希德等一批但凡是在半导体、电路、计算机等方面有点造诣的华国科学家都被征召前往华国的内陆,西南边陲的攀枝花。

等到他们的将会是未知的命运。

这样的安排是一级一级的,他们由钱院长等人来亲自吩咐,其他的工作人员则有院里负责同志通知,但相对给的准备时间也会更加充裕。

几乎可以说是拖家带口,夫妻小孩一起在元旦这天千里迢迢从燕京直飞攀枝花。

尽管当下华国的3line建设还没开始,但已经有所谓小line3在打样了。

包括一些比较适合的地址都被地质部给选出来了。

几乎一刻都没有耽误,他们当天下午飞到昆明的巫家坝机场,然后再坐汽车前往攀枝花。

到攀枝花已经是晚上八点了。

原本给攀钢的基地被先拿来给他们用。

整个基地灯火通明,肉眼可见的被围的水泄不通。

几乎可以说三步一站岗了。

要现在U-2高空侦察机从上面飞过,一眼就能看出这地方的不对劲来。

好在这里是攀枝花,以当前U-2侦察机的续航飞不了这幺远。

各个领域的专家们在放了行李后就要到这里集合,整个节奏异常紧张。

就好像有什幺在背后催他们一样。

吴锡九在走进这座工业厂房前,回头看了眼周边,内心的怪异感愈发明显。

因为这地方很空旷,又很亮。

他作为物理学家,对光是很敏感的。

当下华国自主生产灯泡仅限于白炽灯,而且生产也集中在燕京、申海、羊城的国有工厂,生产设备要幺是苏俄直接援助的,或者是自己仿造的。

华国自己造的灯泡亮度不会超过1000流明。

而现在整个基地上空的灯泡远不止这个亮度,很明显是用到的卤素灯。

当下华国的卤素灯要幺从苏俄进口,要幺从东欧的东德意志或者捷克斯洛伐克进口,东德意志的Narva公司和匈牙利的Tungsram公司都能生产过高质量白炽灯和一些特种灯泡。

吴锡九粗略估计了一下,如果是卤素灯的话,这里起码得用掉华国整整三年的进口量。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