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因为这件事没有意义就不做。
科罗廖夫的眼神变得柔和:「冷战让我们站在对立面,但太空让我们看到共同的目标。
登月任务证明,当人类放下分歧,携手合作时,没有什幺是不可逾越的。
我希望,也是克里姆林宫的希望,这只是一个开始,一个通往更团结未来的起点。
伦道夫,和你一样,我也喜欢看哲学相关的书,这些哲学书籍伴我度过了古拉格的漫长岁月。」
台下一阵惊呼。
因为科罗廖夫对他们而言是绝对的神秘人物。
最开始只有代号,后来才有名字。
但也仅仅只是名字。
对他的生平一无所知,原本一直要到很多年之后科罗廖夫的资料才陆续解密。
古拉格往事,对于平民来说也许不知道是什幺,但在座都是精英,哪怕有不清楚的女性,也能从身旁男伴中知道古拉格往事是什幺。
「简单来说,古拉格是指被送到西伯利亚种土豆。在这种地方度过漫长岁月,确实不看点书早晚会疯。
没想到科罗廖夫居然有这样的成长经历。
真是了不起啊,在这样的环境下能成长为苏俄航天的负责人。」
「教授不是更了不起?孤儿出身,欧洲长大,哥廷根就学,能成为NASA局长。」身旁女伴听说后,不满道。
女性都是颜控,作为肉蛋奶给足的21世纪年轻人类,比古拉格营养不良长大的斯拉夫老头,加上林燃本身继承的外貌基因就不差,单论形象,林燃的优势有点过于明显了。
科罗廖夫接着说道:「这让我想到列维-史特劳斯的结构主义,强调表象之下的深层共性。
我从投身太空探索的那一刻,我就在想太空探索能揭示人类社会的某种本质,超越眼前的冲突?
结构主义提醒我们,差异之下有共同的根基。
太空探索正是这种根基的体现——对知识的渴望,对未来的期盼。」
台下黑利爵士和弗里曼少校低声说道:「他们把哲学融入对话,教授担任主持人,这对话格调确实是你做不到的。」
黑利是爵士,拿到门票不奇怪。
弗里曼是工作人员,就更不奇怪了。
弗里曼苦笑道:「是啊,在人类最顶级的大脑边上,哪怕是我的本职工作,对教授来说只是玩票性质,都做的如此出色。」
黑利点了点头:「是啊,天才总是任性的,从古拉格走出来的航天天才,从哥廷根成长的航天天才,这个时代能看到二人的对弈,这太有意思了!」
旁边的德意志记者则低语:「冷战中的合作,太空真是人类的新希望。」
电视机前,莫斯科的工人对妻子说:「科罗廖夫说得对,太空让我们团结。」
妻子点头:「如果阿美莉卡人也能这幺想,那才是真正的团结。」
林燃调整坐姿,语气略显严肃:「科罗廖夫,太空探索带来了科技的飞跃,但也引发了伦理的难题。
比如资源分配、太空军事化的风险。
我们需要回应外界的这些声音,我想今天这个场合会是不错的机会。
你如何看待这些挑战?」
科罗廖夫眉头微皱,沉声道:「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照亮未来,也可以铸就阴影。
我希望,苏俄也希望太空探索的目的是和平与科学,而非战争与掠夺。
但这需要全人类的共同努力,建立规则与信任。
这需要我们双方的努力。
虽然阿美莉卡一直指责我们的核武器扩张,核武器试验,但别忘了,阿美莉卡才是唯一使用核武器的国家。
霓虹人可就在台下坐着呢。」
林燃提醒道:「抱歉,台下没有霓虹人。」
科罗廖夫说:「好吧,总之,唯一用过核武器的就只有阿美莉卡。
包括猪湾事件也是你们先动手的,苏俄从来都是珍视和平的,避免太空军事化,我们会付出努力,但同样需要阿美莉卡的克制。」
汉弗莱脸都黑了。
米高扬则在为科罗廖夫的表现鼓掌。
林燃说:「我们在二战结束后从来没有使用过核武器,反而是苏俄在报纸上威胁要使用核武器,而且是对我的祖国。
抱歉,科罗廖夫先生,我要纠正你一点,那就是苏俄的克制是针对阿美莉卡人,针对其他国家,你们从来都没有表现过克制。
苏俄的『克制』只是表面上的选择性表演。
你们在报纸上公然威胁要对南方邻国使用核武器,这绝非空话,而是对权力的炫耀和对他国的压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