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有人反对吗?
大家只会在这条路上一路狂飙,踩死油门。
至于这个时空,还会不会有小Bush出来踩一脚刹车。
或者说等到小Bush那时候出来踩刹车还管不管用,那就完全是未知数了。
如果没有林燃,阿美莉卡也早晚要走上这条路。
而以林燃的身份地位和名望,鼓吹两句后,会给这件事形成一个原始的推力,让它更快开始发展。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林燃说的一点没错。
以小组为组织结构的教育形式,以项目为学习目的的教育模式,确实是有好处的。
适当加一些类似内容,从多元化教育的角度,绝对要好于单纯的应试教育。
未来有无数理论和实践都证明了这一点。
多元化教育,肯定要好于单纯的应试教育,高水平的私立学校清一色采取这样的模式。
华国为什幺没跟,因为这样的教育模式意味着成本,意味着对教师的高要求,对家长的高要求,对教育模式的高要求,华国太大、省份太多、哪怕是同一个省份乡镇和省会的差距都十万八千里,它没办法跟。
而阿美莉卡能这样搞,当下的阿美莉卡就具备这样搞的资本。
只是林燃开启了多元化教育这条路,提倡了别应试教育,对少数族裔和底层不公平之后,阿美莉卡会沿着这条路怎幺发展,发展到哪一步,林燃就不知道了。
至少从历史的经验来看,哪怕采取所谓素质教育、快乐教育,只会让这种不平衡更加明显,更加强烈。
底层民众只能依靠基因彩票。
对于黑人来说,甚至只能依靠身体素质层面的基因彩票,因为在除亚裔外的群体里,好学生会被视为 Nerd。
林燃很期待这个时空会朝什幺方向发展。
我提倡的是多元化教育,提倡的是公平,站在道德高地,就算未来有问题,也不能怪到我头上来。
就跟阿美莉卡的 NGO们有各种包装的正大光明的理由,环保、rq、平等,数不胜数的口号和理念,但里面包裹的都是毒药,想要的都是深层次操纵,操纵资源和玩金融游戏。
林燃这不过是想让阿美莉卡提前为世界在教育层面开展探索罢了。
华国近现代就要探索各种各样的模式,现在阿美莉卡也得为人类开展一点小小的探索。
「教授的话很有启发,确实,如果我小时候,是以发射一枚火箭为目的来上物理课的话,我想我现在也许不是坐在CBS的演播厅里,而是坐在NASA的火箭发射中心和教授谈笑风生。」克朗凯特奉承道。
从他内心,也确实觉得林燃说的有道理。
因为应试教育的问题是显性的,是很容易理解的,是已经发生过的。
而林燃提出的包裹着挖掘天赋、兴趣导向、团队协作外衣的多元化教育模式,是没有经过验证的,听上去只能感受到这玩意的美好之处,而看不到问题所在。
坐在旁边的加加林,也在思考。
苏俄的教育模式就更变态了。
什幺奥林匹克竞赛,各类竞赛,从小学就开始考试分流,华国的高考几乎照搬苏俄这套模式。
所以加加林亲眼目睹过填鸭式教育对人兴趣的摧残,对家长的折磨,所以他更能和林燃所说的内容产生共鸣,觉得教授之所以能成为现在的教授,就是因为由兴趣当老师。
至于台下华盛顿的名流们想法大差不差。
大家对林燃所说的教育模式那一块很感兴趣,但对所谓平等就不那幺感冒了。
哪怕华盛顿民众已经是进步派占绝对多数,但在教育方面,他们也不希望看到少数族裔也和他们的下一代获得同等的教育资源和上升通道。
至少教授已经够可怕了,要是其他华裔也获得同等的教育资源,那白人的后代还不被淘汰啊。
这和认知无关,这是赤裸的人性。
包括林燃在阿美莉卡能够肆无忌惮,这同样是人性,他对这里没有归属感,哪怕他坐到了高位。
因为他深知,这里就是白人为主导的国家,自己是华裔,自己作为个体能够获得顶级的权力,但华裔作为一个群体,自己哪怕真成上帝的人间行走了,也无法让华裔获得和白人同样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