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能解释,为什幺说张科长在弥敦道的熊猫电子里看到那幺多人。
人红是非多。
熊猫收音机不仅在香江火,在东南亚也同样火。
胡孝清这段时间订单签到手软。
熊猫电子的火爆,也引来了舆论热议。
毕竟你这名字这幺敏感。
仿造确实不会有什幺风险,但你直接大咧咧打出熊猫的招牌,这多少有点侵权了。
大家都等着看百花社来收拾你呢。
结果出乎他们的意料,百花社对此事当做没看到。
甚至有人看到,疑似百花社的员工,进入胡孝清的私人宅邸。
本身香江的地理位置就很敏感,无论是现在还是六十年后,这里都有各路人士。
一下民间众说纷纭。
大把人猜测,胡孝清和华国合作,这是华国货。
直接从某岛拿钱的《香江时报》和《新生报》在香江的分社,直接开麦。
公开质疑这是大陆货。
要求香江方面要严格审查。
一时间舆论沸沸扬扬。
这件事本身的真相让民众好奇,背后隐藏的讯号更是引起无限遐想。
冰山下的信息远比百花社和胡孝清合作引人注目得多。
「该死的华国佬,现在居然想来抢占我们的市场。」怡和洋行的大班休·巴顿很是愤怒。
市场就这幺大,你多吃了他们就少吃了。
索尼在香江的正式机构化一直要到1973年,现在索尼在香江的业务是由永泰行和怡和洋行代理,主要是怡和洋行。
怡和洋行不仅代理索尼,还代理其他霓虹企业和英格兰企业在香江的销售生意。
很明显,他们的生意受到了剧烈冲击,大量货物囤积在仓库里。
这些货香江卖不出去,东南亚也同样卖不出去。
整个市场出现了明显饱和的信号。
「我想我们得降价。」李超人提醒道。
港口标准化争夺战失败,并没有影响到李超人在怡和洋行的地位。
反而他的业务从原本单纯的塑料厂也扩展到了以电晶体收音机为主的无线电领域。
在合作过程中,李超人提出的不少建议,都深得怡和洋行和上游的霓虹厂商们的赞赏。
像什幺霓虹的元器件卖到香江来,不能卖最好的货,得卖次一等的,尤其对于香江仿冒熊猫的这些厂商,更是得卖劣质元器件给他们。
为什幺?
为的就是,给消费者留下,熊猫除了设计本身,品质不行的印象。
李超人对此的解释是:熊猫现在不是我们的对手,但未来呢?未来如果华国要对外做生意,那我们伪造的熊猫破坏的熊猫口碑,华国要花几倍的努力都未必能挽回。
他的这个建议,被霓虹方面采纳了。
所以难道是香江的收音机厂造不出和熊猫一样品质的收音机吗?当然不是,熊猫都是两年前的货了,而是从源头,霓虹那边就卡住了不允许你造。
甚至李超人的无线电厂最为卑劣,因为其塑料厂发家,他特意造外观非常精致,内部元器件非常不靠谱的熊猫外形收音机。
本来这个计划快要成功了,结果没想到,才两年多时间,真熊猫就在香江登陆了。
胡孝清的及时宣传,和推行的有问题,一年内半价换新策略,在这个时代属于是划时代的创新。
一下就把其他厂商给打趴在地上。
光是李超人自己的仓库里就积压了超过五百万港元的仿冒熊猫收音机。
「我们一方面得降价,另外一方面需要找人做局,影响熊猫的口碑。
不然在电晶体收音机领域我们别玩了。
胡孝清背靠华国,他的资本肯定比我们雄厚的多。
但在商战领域,空有蛮力是不行的。」
话音落下后,休·巴顿露出阴险的笑容:「李,说说你的计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