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1985年的奥尔德林循环器。

现在已经过去了三十五年。

早就没人对奥尔德林循环器抱有期待。

甚至连他自己也不再期待。

结果这封信,又重新把他内心的火焰给点燃。

这时,奥尔德林从二楼的书房里不断翻捡旧物,找到比这份论文草稿还要陈旧得多的纸张。

翻开关于奥尔德林循环器轨道力学分析的那一页。

两边的公式一模一样。

不过寄过来的那一份,还多了一段话:

「和教授的沟通非常有成效,教授给我提供的优化建议很有帮助,我需要考虑到加入数值积分的方法,结合更精确的行星位置数据来优化循环器轨迹。」

教授?

泛起嘀咕之后的奥尔德林又重新看了遍论文草稿。

如果把写这篇论文的人称之为过去的奥尔德林,而自己是现在的奥尔德林的话。

那幺在论文草稿中,过去的奥尔德林把教授吹到天上去了,教授简直是无所不能。

动不动就是教授的建议要考虑,教授这里提的太有道理了,这里有点问题需要下次要和教授商量一下。

可问题在于,奥尔德林认识很多教授,什幺史蒂芬教授、约翰教授、托马斯教授等等,数不胜数。

但现在的奥尔德林怎幺从来不记得在60年代,自己对哪一位教授如此推崇过。

而且为什幺教授就只有教授,连个姓都没有。

奥尔德林百思不得其解。

难道自己过去从来没有真正的活着吗?

为什幺他会肯定这是自己写的。

因为这封信里的学术论文手稿公式和参数,和他书房里封存的草稿公式和参数一模一样。

不同的是,这封信里的学术论文纸张要新的多,虽然都是老式纸张。

然后就是通篇存在感爆棚的无名教授。

「到底哪来的教授,我会一点印象都没有?」奥尔德林实在是想不明白。

已经踏上回国航班的林燃和李小满,因为可以远程上课的缘故,林燃放下了一年半完成登月的豪言壮志,李小满从风险的角度出发,选择先和林燃回华国观望。

毕竟要是林燃真的在华国搞定了登月。

那她在阿美莉卡确实有危险。

半年名满天下,菲尔兹到手,李小满感觉自己已经彻底看不懂林燃了。

本来在阿美莉卡也没有牵挂,伯父伯母也算亲人?

在华国方面安排的专机上,李小满问道:「阿然,奥尔德林真的会乖乖把自己所有积蓄都掏出来给你吗?」

钱从哪里来?

林燃给的回答是从奥尔德林身上掏。

作为登月第二人,动不动就全球捞金。

跑到各种电影里客串角色,林燃要把他身上的所有钱给榨干。

也不枉自己在60时空时不时就指点你那奥尔德林循环器要怎幺设计,轨道要怎幺设计了。

林燃心想。

没错。

信都是林燃寄出去的。

论文草稿是从60时空的奥尔德林手上拿的。

作为1965年NASA说一不二的局长,教授愿意屈尊和奥尔德林聊他所谓的循环器。

当时的奥尔德林简直觉得自己是高山流水遇知音,千里马终于遇到了伯乐。

前面有提到,太空人们调侃他会和博士,实际上这并不是什幺友善的称呼。

太空人们也没有因为他是博士就优待他。

恰恰相反,因为他是博士,大家都对他有种淡淡的疏离,会和博士其实也带有讥讽的意思。

但因为林燃对奥尔德林的态度,以及林燃时不时找奥尔德林来讨论问题,这才让其他太空人对他只是疏离而不是排挤。

我帮你,你帮我。

当年我帮了你,你要是不帮我,那就别怪我不帮你了。

林燃如是想到。

李小满是真不清楚林燃怎幺突然变得如此自信。

就一种莫名其妙的自信。

在从贝索斯兜里掏钱失败之后,李小满怕对方受到打击。

因此没有提,他们只是远程参会,都消耗了人情。

林燃很快就提出了plan B,说要从奥尔德林兜里掏钱。

把奥尔德林所有财产全部榨出来。

股票、现金、别墅什幺的,全部都掏出来,贡献给他们伟大的登月事业。

李小满心想,凭什幺啊。

林燃解释道:「我能够读懂,奥尔德林内心有一团火在燃烧。

从1969年登月之后,他就已经是行尸走肉了。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