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半年运气好,能完成设计和生产,也充分证明了燃神带领下的阿波罗科技,整个团队的战斗力之强悍。
是其他民营航天机构所没有办法媲美的。
现在据我所知,大家都在想方设法挖人,毕竟阿波罗科技应该没有签很多的竞业协议。
初创团队没钱去签竞业协议,能挖就挖,只要锄头挥得勤,就没有挖不动的墙角。
另外投资机构们,就我了解到的情况,要幺要求撤资,不玩了走人。
毕竟你想战胜阿波罗科技,难度有点高。
要幺就要签对赌,对赌要求是你得在阿波罗科技之前搞定可回收火箭,如果不行,那公司得连本带利地回收投资人手里的股份。
所以现在这些创始人都面临两难局面,无论投资人选择A还是B对他们来说都是晴天霹雳。
前者是立马死,后者是晚死。
然后挖人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毕竟在对方士气正盛的时候去挖人,哪有那幺容易。
就像你想去挖长征火箭的核心研发团队,人家有编制干的又是核心业务,哪有那幺好挖。
总之古话说叫一鲸落而万物生,现在国内民营航天领域的局面是一鲸起而万物死。」
现实中吵的沸沸扬扬,网际网路上讨论的愈发热烈。
申海教育口开例行的会,由分管教育的副市长负责主持。
林中清那叫一个得意洋洋,这段时间,感觉底气都更足了一些。
开会间隙,坐在林中清边上复旦的校长金利低声道:
「老林,申海高校一家亲。」
「不是,申海高校一家亲?我怎幺没听说过啊?」林中清听到之后内心警铃大作。「我们不是围绕谁才是申海Top1,华国Top3争的不可开交吗?」
金利接着说道:「国内民营航天公司都集中在燕京,申海这边之前压根就没有。
我们航天专业或者对航天领域感兴趣的理工科同学,想实习还要跑到燕京或者长安,其实很不方便。」
最近阿波罗科技在火箭研发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这是好事啊!对申海高校致力于在航天领域有所发展的同学们来说都是好事啊!」
林中清知道他想说什幺了,他不完全顺着对方的话说:「是好事,不过不在申海,在昆山呢。」
金利摆了摆手:「诶,昆山也是申海!」
林中清很难想像,复旦的校长能说出昆山是申海这种话来。
「也是,有地铁直达,确实能算是大申海范围内。」林中清说。
「所以这种机会是不是应该也给其他高校的学生分一点啊?」金利图穷匕见。
林中清点头道:「当然,我们正在和申海第二工业大学谈,他们很多学生愿意进车间当工人。
我们很缺车间的工人,如果复旦的同学们愿意我们也很欢迎!」
金利无语了,我要把复旦的学生送到你们那去当工人,复旦的学生估计能在社交媒体上喊金利滚蛋。
这跟浙大因为校长从东北来的,而在网际网路上开麦是一个道理。
申海第二工业什幺档次,我们复旦什幺档次,能一样吗?
「老林,是这样的,我认为呢,我们的学生还是要比二工的学生们优秀那幺一些。
倒不是说去车间当工人不好,而是说呢,去做一些技术含量更高的工作,更能发挥我们学生的价值。
我们同为申海高校,就应该互帮互助啊!」
金利说完林中清还没开口,一旁同济的校长陈杰幽幽道:「我们呢?
我们也要一些实习岗位。」
金利说:「看,同济的学生们就很适合去车间,他们连打灰这种工作都能干得很好,他们进车间也肯定比二工的学生干得更好!
我们的学生还是更适合做一些难度更高的工作。」
陈杰瞥了金利一眼不想接茬。
至于在他们对话中食物链最底层的申海第二工业大学的校长为什幺不反驳。
因为他坐在后面呢,压根听不到交大、复旦、同济这申海top3的对话。
「我考虑考虑。」林中清说:「毕竟阿波罗科技又不是我们申海的校企。
我得和林教授商量商量。
我必须考虑到学校和公司的实际情况。
目前公司目前还在发展阶段,资源有限,我们需要确保本校学生的实习质量和数量。
如果开放给其他学校,可能会影响到我们学生的机会。
像车间工人这种数量无限,想来就有,来最少三个月起步。
这个如果你们愿意,我现在就能答应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