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而且1960年代的制造更多依赖手工,工程师在现场能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比如决定某个焊缝是否需要重做。

然而,这种知识往往是只停留在脑海里的知识,未完全记录在书面文件中的经验。

比如,工程师可能在头脑中记住这个部位的气泡如果小于1毫米就没事,但这种细节可能未写入蓝图或技术文档。

甚至有可能这个部位没有气泡反而会有问题。

换句话说,这有可能是复制一幅名画,画家知道某些笔触是故意留下的瑕疵,增加画的艺术感,但这些细节没写在说明书上。

现代画师有画的草图,但不知道哪些瑕疵是画家有意为之,结果画出来的可能看起来相似,实际上少了原作的灵魂。

张小强自然清楚贾勇说的是什幺,他苦笑道:「是的,我也很难理解。

作为和教授长期一起呆着,我这段时间甚至像是他的助手,我以周为单位去复盘我们这周的进度,做了什幺,有哪些成果,每次细想我都会觉得很恐怖。

我们都知道,正常的逆向破解,是在知道技术路线的基础上,然后一点一点的去磨。

类似我用这个材料试试看,在这里先造一个原型机出来然后去做地面测试,如果地面测试的效果不错,那再进入到下一步点火测试,看有什幺问题。

都是一点一点的磨。

有无数大的分支,然后在每个大分支下还有很多小分支,要花很长的时间和资源去试,试出哪条路是通往最后的结果。

甚至有可能最后走到的结果,和人家原本做的东西有微小的出入,只是这种出入,更准确点说叫误差,是在允许范围内。

但林教授的感觉就好像是他开了全图,知道要往哪走,这条路哪里会有水坑,哪里会有怪物,你要怎幺规避这些风险都一清二楚。」

张小强有些恍惚。

此时办公室里,贾勇幽幽道:「我知道林教授的自信是从何而来的了,确实如同他所说的一样,他对阿波罗登月了如指掌。

这是他底气的来源,也是阿波罗科技这个名字的来源。

真的太不可思议了。

但只有这一种解释。」

小说需要讲逻辑,但现实不用。

在六院那个庞然大物面前,没有任何逻辑,哪怕华国航天的专家们来来回回去参观了无数次。

各种地面测试,热火测试来来回回来,不过是再次击碎人们过去所理解的常识。

(NASA官网1968年完成的F-1发动机)

「不是,林教授这是什幺变态的嗜好啊!」

听说这事的华国航天专家们在参观完F-1之后很是无语。

张小强苦笑着解释道:「抱歉,这是林教授强行要求的。

他的意思是,我们既然这是科技考古,那试验台也得再造一遍轮子。

他表示回去之后要按照马歇尔航天中心S-IC静态试验台的规格在阿波罗科技造。

现在先在我们这暂时用一下。」

(马歇尔中心历史悠久的 S-IC静态试验台,一直用于测试土星五号、太空梭和当前推进系统的开发,也包括 NASA的最新火箭太空发射系统,自20世纪60年代建成以来,它一直作为尖端发动机和推进技术的试验台。

该试验台最初用于开发和测试土星五号火箭的第一级,该级由五台F-1发动机组成,每台发动机可产生150万磅的推力。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