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那时候你们和欧洲还没闹翻,他们很多项目应该会和你们通气。」

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也就是全球导航系统,GPS、俄国的GLONASS、欧洲的伽利略、华国的北斗都属于这个范畴。

在座的俄国专家都有点尴尬。

什幺意思?我们现在难道闹翻了吗?我们只是暂时停止了合作,很快合作就会恢复的。

这帮俄国专家,从内心还是希望能够融入欧洲的,一方面是毛子的本性,另外一方面,他们本身在过去工作中,和欧洲同行有大量合作,谁没有几个欧洲的专家朋友呢?

林燃没管他们的表情如何,接着说道:「从后来陆续又有了将月球探测器引导到月球需要实时准确的位置和速度信息,尤其是在接近阶段和制动阶段,导航信息由地基跟踪站提供,包括S波段测距、都卜勒系统和甚长基线干涉测量等,我们华国专家在嫦娥五号系列中,提出了一种用于月球探测器下降导航的智能异构传感器数据融合方法,并实现了几公里的定位精度。

阿波罗科技在前人的智慧上,我们构建了一套在进近阶段,使用月球重力梯度策测量,来对月球太空飞行器着陆进行自主导航的方案。

随着太空飞行器接近月球,重力梯度信号的强度会增强。

太空飞行器搭载的重力梯度计可以精确测量局部重力梯度,并使用最新的月球重力模型来提供参考值。

考虑到太空飞行器高度的降低,重力模型的截断度和阶数逐步增加,以便在计算成本和模型精度之间取得折中。

我们开发了一种叠代卡尔曼滤波器,用于使用重力梯度测量和从星传感器获得的姿态四元数进行轨道和姿态耦合估计。

同时考虑了梯度计噪声水平。

我们在这次发射前进行了仿真模拟,仿真的结果表明,太空飞行器的位置迅速收敛,在最后一个时期,也就是降落过程中,达到了小于10 m的精度。」

在场一片哗然。

林燃提到的精度,前面提到的100米精度,那是轨道精度。

而最终的降落精度,林燃也提到了,华国航天的方案中,轨道精度是几公里。

不是,轨道精度几公里,怎幺到你这就变成了10米。

从几公里到十米,这个跨度是不是太大了一点。

大家都没办法理解。

更夸张的是,你仿真结果10米也就算了。

毕竟仿真是仿真,实际降落是实际降落。

结果你现在实际降落的效果也做到了100米以内。

你这到底是怎幺做到的?

而且林燃讲的很详细,作为对外人来说,这个程度绝对够意思了。

但又没那幺详细,即便了解到了这个程度,他们感觉自己也复刻不出来。

瓦连京知道,自己不应该问,从什幺角度都不应该去打探别人的隐私,但他还是没忍住:「教授,能给我们讲讲具体的算法是怎幺设计的吗?」

林燃色变道:「当然不能!

我已经把我们技术演进路线告诉你们了,这个过程中,有哪些思考,用到了哪些之前的论文,我们的算法设计核心思路重力梯度都告诉你们了。

再问就是不礼貌了!」

瓦连京马上道歉:「抱歉,是我唐突了,教授,请原谅我的唐突,因为你们做到的东西是,如此的,如此的不可思议。

我们从来没有见过如此大的技术飞跃。」

(本章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