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幺他连自己获得菲尔兹奖都没有放进自己的年终总结里,菲尔兹奖不过尔尔,说不定人家装的是这个逼呢。」
单纯从获奖难度上来说,有四十岁年龄要求,同时四年一届的菲尔兹要比诺贝尔还难上一个等级。
两位都是数学系出身的数学专业在读博士,应用数学那也是数学啊,对于菲尔兹的含金量那就更认可了。
「卧槽,要是我能拿菲尔兹,让我年薪百万我也愿意啊!」徐贤哀嚎。
李宜清说:「你如果能拿菲尔兹,不是年薪百万,前几年起码年薪五百万,各种基金会的奖金你都拿不完。
小了,格局还是小了,做梦都不敢梦的大一点!」
二人面前的平板电脑上,林燃和韦旭航对坐着,同时面向镜头。
「更重要的是我们未来要做什幺,今天这期节目,我把它看成是采访以及未来的工作报告。」林燃在视频里接着说道。
李宜清用得意的眼光看了徐贤一眼:看,我猜对了吧。
「我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唤起大家对商业航天的热情,对太空,对人类走向星辰大海的热情。
现实的引力过于强大,智慧型手机、计算机、游戏机种种电子产品太好玩,让我们很难去深入了解太空对人类的意义,很难在当下这个地球资源依然丰富的时间点,去洞察人类迈向星空的意义。
我相信在看我直播的观众朋友们,你们中的绝大部分对阿波罗科技如此感兴趣,如此关注,包括对我本人倾注的目光如此之多,和对航天、对宇宙、对人类走向太阳系关系有,但更多的还是因为我们的登月是一个成就,是过去谁都没能做到的成就。
大家喜欢的是赢所带来的感觉,希望我能够带领阿波罗科技不断给在大家带来赢的感觉。
所以各位才能在对航天不是那幺感兴趣的情况下,花宝贵的时间来看我的直播,来关心阿波罗科技的新闻,来看看阿波罗科技最近又有什幺了不起的成果。
这样不好吗?当然不是。
第一个人造卫星是苏俄完成的,第一个载人航天是苏俄完成的,第一个太空行走是苏俄完成的,第一个月球卫星、第一个金星卫星、第一个火星探测器、第一个金星探测器、第一个空间站等等,这些第一是苏俄完成的。
然而阿美莉卡以自己是第一个完成载人登月的国家,宣布了自己是太空竞赛的胜利者。
可我们在本世纪完成了登月,以60年代阿美莉卡的指令舱-登月舱分离再结合的方式完成了一次,又以月球表面燃料转移的方式又完成了一次,过去宣布阿美莉卡赢得了太空竞赛的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泰晤士报等,这些报纸它们有宣布我们获胜吗?
没有。
他们为了赢能够剥夺苏俄的成绩,为了赢能够忽视我们所获得的成果。
所以说对赢的追求是人的本性,全世界无论哪个国家的民众都是如此。
只是我们华国人一直都太淳朴,我们一定要有成绩才能产生出赢的感觉,而阿美莉卡也好,印度也好,又或者是其他国家也好,他们很多都可以靠操纵媒体来为本国民众创造出赢的感觉。
但我希望,这只是我个人的希望,希望在观看直播的观众朋友们能够以我的节目为契机,对航天感兴趣。
能够从想要获得赢的感觉,变成对航天的好奇和热爱。
当然赢的感觉,我们也肯定会不断地带给大家,而且这种赢,是有成果的赢,而不是为了赢而赢。」
林燃在讲的时候,韦旭航听的很认真,脑海里除了思考林燃讲话含义之外,还有一个想法就是:教授真能侃啊。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企业家们都热衷于在媒体上表达自己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