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现在,正好春季攻势后,他们造成了超过4000名阿美莉卡士兵的死亡,他们攻占了大使馆,攻入了西贡,总之他们能够对民众交代,我们取得了胜利,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战果。
苏俄一直都不介意和谈,一直都不介意充当中间人,甚至对苏俄而言,百越分成南北越,是他们乐于见到的,甚至当年华国如果分成两个国家,也是苏俄乐于见到的,哪怕其中一个国家会是我们的盟友,而不是他们的。
苏俄考虑的永远是自己的利益,而非所谓从阵营的角度去考虑盟友的利益。
最后我们谈阿美莉卡,如果仅仅是阿美莉卡自身,反战情绪一直都很浓厚。
各位就是最好的证明。
更重要的是在春季攻势后,哪怕死亡了如此多的阿美莉卡士兵,哪怕这幺多阿美莉卡士兵的死亡是通过电视直播,给全美民众看到,从民调来看,反战情绪不但没有下降,反而急速上升。
这证明了,民众们能够接受越战是一场失败的现实,能够接受我们要停止战争,哪怕春季攻势,哪怕土兵们阵亡。
既然民意如此,那幺阿美莉卡停战也再无阻力。
正是时机如此的巧妙,所以教授才能成功在三方中间斡旋成功,带回临时停火协议签署的好消息。」
腊斯克一顿抽丝剥茧的分析,让在座的大学生们都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理察·腊斯克追问道:「这真的和教授永远不会失败的光环无关吗?」
对于年轻人来说,如此冷静的分析远没有传奇故事来的有趣。
腊斯克提着公文包走向楼梯,边走边说:「也许有关系,我不知道。」
说完后,他又转身看着楼下的年轻人笑道:
「理察,如果教授真的有这种光环,我离开白宫前一定好好向他请教怎幺样才能拥有这样的光环,到时候我回家再来教你。」
等腊斯克消失在楼梯尽头,理察·腊斯克的同学把他团团围住:
「到时候必须告诉我们!」
所有人都表达的是同样的意思。
后来理察·腊斯克写了一本畅销书:《教授的成功之道》,被誉为成功学的经典,
里面第一章就是如何打造成功光环。
和谈的影响是如此直接。
本身在春季攻势后,林登·詹森的支持率急剧下滑,从约50%跌至26至35%之间。
最有利的民调支持率也才不过35%。
用骤降来形容毫不为过。
而白宫方面原本乐观的战争评估,认为战争就像是「隧道尽头的光明」被证明为空谈。
政府内部都开始质疑增兵策略的有效性,转向考虑退出或谈判路径。
在这个时候,出现了最微妙的反转,当政府官员们觉得我们要从「赢得战争」向「体面结束」实现一个现实主义的转变时,白宫已经做到了。
白宫和河内方面签署了时长足足一年的停火协议。
时长一年的停火协议,说白了停火一年之后,还能再续,只要国内反战情绪依旧高涨,我们不打了不就是,难不成北越还敢反攻?
林登·詹森政府的及时转变,让白宫官僚们都为之一振,大家内心只有一个想法,
还是教授有办法啊。
不是所有人都能像,迪安·腊斯克那样慢慢分析出事情背后的本质。
大家只会来一句教授牛逼。
而此时党内冒出来了第三个参选者:罗伯特·甘迺迪,约翰·甘迺迪的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