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Se的界面超导在真空下完美维持,屏蔽层吸收了80%辐射,Cooper对未破坏。」
实验人员激动地喊道。
从失败到成功,仅仅只花了半年时间。
这一神速换谁来也会为之骄傲。
而且他们做的是一个能够进行人工智慧算法计算的晶片,比基础的demo不知道强多少倍。
林燃微笑着鼓掌,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原创,不是追随谁,是从未有人走过的路。
这里多说两句,像光伏突破,研究员们要集中管理,林燃不用,他的自由度要高得多,同时负责了非常多条线的研究。
在不同条线的视角里,林燃展现的能力是不一样的,在光伏板块,那些青年学者的感受是数学能力,有种无所不能的数学暴力破解能力,但凡是能够落在数学模型上,林燃就能够给你找到一个精确解,这得益于NS方程的破解。
而在超导晶片条线,吴工的感受是博学,但凡沾点边的论文,林燃都看过,能说个一二三四五出来,而他说的可能有效,最后都证明了就是有效,导致整个团队无条件信任,推进速度远超预期。
后续半年时间,对这块晶片样品的测试还在持续,施加磁场至5T,Tc仍保持105K,符合Ginzburg-Landau理论预测的上临界场Hc2~Tc^1.5。
在温度波动±5K下,晶片稳定,无退化现象出现。
整合水冰升华散热,在热通量<1W/cm的情况下,该晶片仍稳定运行。
林燃在各大社交平台都有帐号,后台私信那更是五花八门,从借钱到找不找老婆小三小四小五、再到自己攻克了强哥德巴赫猜想,总之数不清的私信。
林燃不看私信,也很少发内容。
被网友调侃,每次发都要引起震动。
这次和过去一样,林燃的最新视频悄无声息地就上线了。
视频没有背景音乐,格外的安静。
镜头从地球蓝色的弧线拉远,穿越漆黑的太空,直奔月球南极的沙克尔顿陨石坑。
画面中,永久阴影区一片漆黑,旁边的温度计显示「100K」。
一颗肉眼可见的晶片出现在镜头里。
随后镜头切换到实验室设备,MBE腔体嗡嗡运转,铁原子和硒原子蒸发,层层沉积在SrTiO3衬底上,形成单层FeSe薄膜。
画面快闪研发过程,有画面但没有参数,专业人士也最多看个大概。
测试画面:真空模拟舱内,温度降至100K,质子束能量1MeV轰击;显示器上数据流动。
画面切换到火箭升空,晶片随月球车着陆沙克尔顿陨石坑。
发了视频之后,林燃又跟着发了个动态:「超导晶片实验效果完美,即将奔向月球。」
随后又发了条动态:「忘了说,这次去月球的项目很丰富,一共三个太空人的名额,我们计划开放一个,有没有人想去的?我本人会亲自上去,有想跟我一起去月球见证奇迹的可以联系我们。
PS:收费不斐,量力而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