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探测由无人探测车去做,它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拉货。

车顶的机械臂蓄势待发,它已经在基地的维修舱里休眠了两个月,经过充电和升级,现在又要派上用场。

探测车的轮子开始缓慢转动,在月球的低重力下,一切都显得轻盈而诡异。

它从基地的坡道上滑出,车轮碾过坑洼的月壤,扬起一阵灰尘,这些尘埃在无大气环境中久久不落悬浮在空中。

「哇,这可比在地球上看直播要壮观多了,这也太大了。」

第一视角下,这辆车简直和一座小山一样,雷君接着感慨道:「这大家伙,一下就让我感觉值回了票价。」

在上车过程中,林燃说:「雷总,如果还有时间空余的话,我们可以去找找阿美莉卡的小米号在哪里,来个史诗级会面。」

雷君期待道:「我相信,那会是历史性会面!」

他随之问道:「诶,教授,我们不坐前面吗?」

林燃说:「当然不,我们要负责下车装货,我们就坐在后面,不用换太空衣,韦旭航负责开车。」

雷君心想,装货?意思是我要直接用太空衣接触核电站吗?这让他内心有些担忧。

林燃没有看雷君,似乎感受到了他的担心:「雷总,放心,它有辐射屏蔽层,不可能会对你造成什幺影响的。」

专门送货的是基于奔月号进行改造的无人货运飞船,有更多的传感器,像雷射测距仪、雷达这些,搭载的是最先进的自动着陆系统。

是阿波罗科技和华国航天合作打造,可以实现往返,在太空人取货之后,该飞船会发射返回地球,在地球经过维修后,循环使用。

目前服役的一共有4架飞船。

军事类论坛的网友们,一直希望老中能够基于这一技术,打造全球空投的近地轨道运兵船。

给地球来一波神兵天降。

毕竟华国的经济在非洲一直在扩张,但实质影响力却远不如经济发展的那幺快。

网友们觉得哪怕只有一艘这样的能神兵天降的运兵船,华国在非洲的安全也会得到大幅提高。

「地面控制中心,这里是月球一号基地,」韦旭航通过加密通信链路向地球的文昌控制中心报告,「请传输货运5-1号具体位置。」

为什幺不早传输,因为为了节约电,没有人类太空人,探测车整体就是休眠状态。

「5-1号货运船着陆点距离基地3.5公里,坐标89.8°S, 1.2°E,核反应堆模块状态正常。」

声音传来,地球端的回应延迟了2.5秒,这是三十多万公里通信的必然代价,数据同时通过通信链路传输到探测车的车载电脑上。

其实地面控制中心的工程师团队要比月球上的太空人们更加兴奋。

因为一旦成功,这是人类首次将小型核裂变发电站部署到月球表面。

这个100千瓦级的反应堆将为基地提供连续电力,摆脱太阳能的局限,尤其在短暂的月食期或基地扩展到阴影区后。

月球上的太空人还要担心能不能顺利完成任务,地球上已经开始进入赢麻畅想了。

大家都不认为有教授的亲自出马会失败。

「小米号,反应堆设计基于钼合金外壳,内部使用高富集铀-235燃料棒,配备自动冷却系统和辐射屏蔽层。

它现在处于休眠模式,热衰变率低于0.1%。

注意在去的过程中随时关注轮胎结构,防止它收缩过度,在回收的过程中小心月尘,避免让它干扰电子设备。」地球上传来进一步的叮嘱。

韦旭航回答道:「收到!」

反应堆整整有三层屏蔽层,在知道这一点之后,雷君悬着的心才要放下来一些。

月球表面坑洼不平,但韦旭航经验丰富,他基本能避免车轮陷入松软的尘土层,因为月尘富含玻璃状颗粒,会静电吸附在设备上,造成短路。

不过中间还是出现过几次,卡在松软尘土层的情况,这时候雷君和林燃就要下车推车。

雷君在得知还要推车的时候,调侃道:「教授,我这趟月球旅程的活动确实够丰富。

我看空间站的太空旅游项目,人家都是躺在舷窗旁喝咖啡看地球,我这还要推车。」

(在国际空间站喝咖啡的太空人)

林燃回答道:「雷总,推小米牌月球探测车不应该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吗?」

「有道理!」雷君深以为然,这车要是挂着问界LOGO,自己不更亏?

在经过小陨石坑后,韦旭航加速到每小时10公里,车显示屏上标记出最佳路线:只需要绕过一个小陨坑,就能沿着脊线前进。

林燃面对着摄像头和观众们互动:「这个核反应堆不像地球上的大型核电站,它是模块化设计,燃料寿命长达10年,无需频繁维护。

热量通过钠钾合金回路传输,避免水在真空中的蒸发问题。

带回基地后,我们只需用电缆连接到转换器,就能输出稳定的直流电,支持水冰提取和氧气生产等一系列需要用到电能的地方。」

2公里外,货运飞船静静矗立,有一种和月球表面苍凉环境格格不入的感觉。

等车停好,雷君和林燃缓慢下车后,雷君说:「这种感觉就和我们在地球看到外星飞船一样,太神奇了。」

林燃说:「好了,我们要干活了。

文昌控制中心,这里是林燃,让5-1号货运飞船卸货!」

地面控制中心回复道:「好的,教授。」

货运飞船是立着的没错,但它还有电和燃料,它的中间可以裂开,裂开后,一个圆柱形的物品顺着铺好的斜坡滚了下来。

在月壤上滚动了一段距离后停下来了。

韦旭航的声音从通信模块里传来:「扫描仪确认无泄漏。」

林燃说:「视觉确认:模块完好,无外部损伤,汇报一下辐射水平。」

片刻后,韦旭航回答道:「辐射水平0.05毫西弗/小时,安全范围。」

林燃说:「好,准备用机械臂连接牵引钩。」

林燃说完后,扭头看向雷君:「雷总,走吧,我们现在要去把发电站给搬到这来。」

雷君疑惑道:「搬?」

林燃说:「更准确来说是拖,它会有轮子,你可以想像成一节圆柱形的电池,有四个轮子。

这是它现在的形态,我们需要把它给推过来,然后和探测车连在一起。

这样探测车才能把它带回基地。」

说完,二人走向核裂变发电站,银色的圆柱体,静静的呆在月壤中,扬起迟迟不肯散去的灰尘提醒着他们这里不是地球。

随着地球的操作,车轮从圆柱体的侧面伸出,他们需要做的就是把它推倒,让车轮能够牢牢抓住地面。

然后再慢慢把发电站推到探测车边上。

整个过程很简单,但大家都小心翼翼的,生怕把发电站给整坏了。

「我们走之后,货运飞船会自动回地球?」雷君问道。

林燃说:「是的,等我们离开,地面控制中心会选择合适的时间点,让它发射,利用自动导航系统回到地球。」

雷君感慨:「还真是熟能生巧。」

等发电站来到探测车后方的时候,探测车的机械臂伸出,钳爪抓住反应堆底部的固定环。

咔嗒一声,锁定完成。

林燃确定其足够牢固后,回到探测车的后车厢。

韦旭航启动牵引模式,探测车缓缓后退,拖动模块。

低重力让一切轻松,但月尘被搅起,形成一道灰色的尾迹。

他小心保持平衡,避免翻车,车上的陀螺仪和稳定系统实时调整姿态。

返回基地的路上,雷君时不时地看后面的发电站:「教授,你知道吗?这感觉像在西部牛仔片里赶牛回家。」

林燃说:「我们这放在六十年代,那就是妥妥的科幻电影。」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