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燃神准备的第一个杠杆是贝索斯,只是贝索斯错过了他人生最大的机会。
第二个是NASA前雇员,这次的杠杆成功了,他利用这些冷战黄金时代的前雇员顺利完成了阿波罗登月。
我敢说,哪怕第二个杠杆没能起到作用,燃神也能找到第三个杠杆,比如说华国的国有资本。
和贾老板、马老板比起来,他们的财富杠杆来自蛮荒时代,搬运阿美莉卡商业模式,做华国的本土化处理。
燃神,则是人类智慧极限的放大。
第二个感想是,尽管Tim作为坐拥全网五千万粉丝,是非常成功的企业家,但他在和燃神的采访中太被动了,他说自己做了充足的准备,但全程看下来,他完全被燃神牵着鼻子走。
所有的议题都是燃神设置的,整个节目看完之后,我觉得有他没他好像没区别。
下次能不能让罗老师来?或者干脆让Pony、马老板、雷总这些地位和段位更高的企业家来做采访,这个采访有点太不势均力敌了。
最后关于杠杆,我觉得大部分人还是把表达锻链好吧,先从和家人、同事、直属上司做起,把事情说清楚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以及如何不动声色之间把功劳拦在自己身上、把锅甩给别人,这些在职场都是升职必备技能。
顺便多说两句,那就是在职场升迁,你需要让你的直属领导不讨厌你,让你领导的领导对你有好感。
前者是工作范畴,后者是工作时间外人际交往,在这个过程中普通人没有关系就只能靠表达来积累好感度。
燃神是真厚道啊,这种隐学都教,不过对绝大多数人来说,还是没啥卵用,除非有人手把手教你,针对你的实际情况给建议,随时帮你调整,不然你悟透了,机会也早就错过了。
正常人是没有那幺多机会可以错过的。」
「身为一位青椒,我在简中网际网路上经常能够看到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
一种是什幺学术界不需要人情世故,科学家不需要懂人情世故。
实际上在学术界,无论是评头衔还是争课题,都需要人情世故,每年院士评选,这帮准院士私下会做多少工作,是行外人很难想像的。
这些准院士的成果经过平台、学术大佬、媒体这些杠杆做放大,最后拼出那幺寥寥几个院士名额。
另外一种是学术界最看重人情世故,霍金来国内都得敬酒。
实际上准确的情况应该是,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无论是学术界还是其他什幺圈子,人情世故都是很重要的。
以及天才是很容易掌握这些的,智商和情商这两者并不矛盾,如果你和一位智商高的人相处起来觉得让你不舒服,那幺只说明一件事,那就是对方觉得他不必讨好你。
从接受采访中燃神所表现出来的观点,他在情商方面绝对同样也点满了,以及真正对普通人有价值的就是学会表达,学会如何自如地实现目的。
我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吧。
那就是相亲,我身边有非常多的同事通过相亲找对象,我自己也相亲过。
对于大龄单身理工科男性来说,他们的沟通方式就是一根轴,想问什幺就直接问,这样往往会给对方一种被冒犯的感觉,还无法达到你自己想要的目的。
我有同事就非常关心对方的家境,你直接问是得不到答案的,或者说只能得到一个很模糊的答案。
这种时候你想要知道,那幺就要学会表达,你可以先介绍你自己的情况,这样诱导对方说出他的情况。
表达对普通人而言,是一门必修课,说的更直白一点,其实也可以理解成杠杆,如何让语言成为自己的杠杆,来最小成本实现目的。」
林燃的访谈节目在网际网路引起了热议,知乎上关于这次节目的回答超过了五千个。
没办法,林燃在知乎上就更是顶流中的顶流了。
正当这个时候,全球的目光都集中在这次太空救援,集中在林燃身上,中央通讯社历时一年时间,发表了一篇报导:《自由世界半导体产业链的毁灭者》。
这里的中央不是大陆,是另一边的中央。
报导来自中央通讯社特别调查小区。
「中央通讯社历时一年深度调查,揭露了一场从地表金融市场到东亚半导体产业,针对4v半导体产业链的精心策划的无声战争。
这场战争,没有硝烟,却让我们的经济命脉,尤其依赖成熟制程和中下游供应链的企业,遭遇了毁灭性的打击...」
内容详实,包括了大量配图。
其中有老约翰·摩根频繁出入申海阿波罗科技总部大楼的照片。
整个2026年,老约翰·摩根每个月都最少会去阿波罗科技总部大楼一次。
中央通讯社把每次华尔街的做空攻击和老约翰·摩根在申海的时间进行匹配,发现时间间隔往往只有一周时间不到。
经常是,前脚在申海,后脚老约翰·摩根回东京之后,金融进攻就开始了。
另外就是揭露了华国半导体进展之快的原因,来自于华国通过霓虹的NIL光刻机技术,构建了一套全新的透镜,解决了最核心的镜头系统。
同样有照片,甚至还包括了申海微电子的内部资料,对这套技术路线进行了介绍。
该报导一出,才是真正的海啸。
尤其在东亚的霓虹和高丽这两个国家。
更是让他们由衷的恐惧。
阿美莉卡是不是也会出卖他们?阿美莉卡是不是会像报导中说的那样,用相同的手法来收割我们的金融市场?
这两个地方在某种程度上还不如4v呢,4v好歹没有阿美莉卡驻军,你们这两地方有驻军,高丽有阿美莉卡操控的检察官,霓虹有阿美莉卡控制的东京地检。
控制力度更深,更无法反抗。
一时间,该报导被频频转发,自由世界为之震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