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尔推进器的推力虽然比传统化学火箭稳定,但它推力小。
这要求我们的变轨计算必须异常精准,任何一点偏差都可能导致宇宙飞船偏离轨道。
其次是电源系统。
霍尔推进器需要稳定的高压电,这要求飞船上的核电池必须具备极高的可靠性。
恰好这些都是我们所擅长的。」
林燃的直播间里,弹幕再次疯狂刷屏,所有人都沉浸在这个充满想像力的未来世界里。
或者说不是未来,也许明年就能看到。
在看直播的观众们心想,10到14天哪里久了?去月球怎幺说的好像出一趟远门一样。
不过现在,好像确实去月球,跟出趟远门差不了太多,一百万rmb一次的月球往返,富裕家庭已经能承担得起这个路费了。
「我看弹幕里一些懂行的已经在刷新型霍尔推进器打造空中物流无人机和个人飞行器了,只能说短期内成本还降不下来,要等成本降下来才行。
动辄几千万的个人飞行器,恐怕和私人飞机比没有性价比和市场。
空中物流飞行器在无人卡车面前,性价比就更低了。
现实还是物质的世界,大家想的有点远,
新型宇宙飞船叫什幺名字?不知道啊,目前内部代号是BY-2,奔月2号飞行器。」
直播间的弹幕:
「太难听了,这幺难听的名字我不买了!」
「你们都觉得难听,那我也不买了。」
「燃神要是这个名字的话,我想了想,月球旅游我就还是不去了。」
「其实仔细想想倒也不是难听,就是很没有创意,燃神明白吗?就跟月球南极超低温实验室一样,明明可以叫广寒宫或者什幺其他更酷炫的名字,你偏偏叫月球南极超低温实验室,没办法让大家浮想联翩。」
「是啊,我们就傻乎乎叫月球电磁轨道,我看YouTube上的博主把这项目叫做月球上的钢铁之龙,这不比月球电磁轨道好听一万倍啊!」
弹幕全在吐槽。
林燃不由得苦笑。
时间转瞬即逝。
「轨道就位,数据链正常。」韦旭航的声音在官方直播间中响起。
他语气声音平静,但华国的观众都能感受到语气中的激动。
其实可能是他们激动,所以觉得韦旭航也激动。
风动幡动,仁者心动。
基地外搭档钱飞、李丛和赵建国正在进行最后的检查。
此时月球基地上一共有四名太空人,韦旭航、钱飞、赵建国和李丛,为了这次测试能顺利完成,阿波罗科技安排了最精锐、执行任务最多的太空人到月球上。
地面控制中心,阿波罗科技和华国航天的工程师、专家团队们都屏住呼吸。
大家知道,今天的测试如果成功,将彻底改写人类进入太空的历史。
地面控制中心,林燃说了声:「直播先到这里,我要去看一下这次测试前的数据情况,这些都得保密,不能给你们看。」
「我不看!」
「千万别给我看,我看不懂,别给老美看去了!」
「赶快关!」
网友们没一个想看的,生怕给老外看去了,这些可是我们的宝贝。
就跟过去华国从国外买技术,老外不让华国人看他们操作是一个道理。
林燃站在屏幕前,他的眼睛紧盯着墙上的巨大显示屏,上面是密密麻麻的实时数据流。
此刻,他身上没有了任何多余的动作。
整个控制中心也安静了下来,分贝降到最低,大家很清楚,林燃是整个项目的灵魂人物,每一个环节的成败,都系于他一人。
在这次无人测试前,林燃已经将所有可能的风险点在脑海中预演了无数次,但真正的确认,必须在这一刻完成。
他的声音通过内部通讯系统,传达到每一个角落。
没有激昂的语气,只有近乎冷酷的指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