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木村先生,」王皓先开口,他的日语非常流利,「今天的数据非常完美,贵方在高K金属栅极工艺上的积累,确实令人敬佩。

只是,我有一个疑问,关于FinFET的栅极轮廓控制,你们为什幺选择用更复杂的多重侧墙沉积,而不是优化蚀刻方案?」

早在这次回收前,华国和霓虹围绕着28nm及以下半导体技术的转移就已经开始了。

王皓就是众多被派往霓虹接受技术的华国工程师之一,曾经在NEC工作过。

他问的是一个非常细节的问题。

木村敏郎,这位在这里工作了近四十年的老人,露出了他今天第一个发自内心的微笑。

那是一种老师傅看到聪慧学徒时才会有的欣慰笑容。

「王君,你眼光很毒辣。」他喝了一口冰麦茶,「因为在十年前,我们能拿到的最好的等离子蚀刻机,其均匀性控制,达不到我们对漏电率的要求。

我们是被逼出来的。

用更复杂的工艺,去弥补设备的不足。这就是我们这一代日本半导体工程师的宿命:在被限制的框架内,做到极致的完美。」

王皓点了点头,他听懂了这番话背后的历史。

他沉默了片刻后问出了一个更私人的问题:「木村先生,您将您的一生,都奉献给了这条生产线。现在,亲手把它……把它的一切,打包,交给我们。是一种什幺样的感觉?」

「感觉?」他喃喃自语,「没有愤怒,也没有不甘。只是一种宿命般的平静。」

他转过头,看着王皓,眼神像是在看一个年轻时的自己。

「王君,你知道吗?三十年前,我刚进公司的时候,这里是全世界的中心,阿美莉卡的仙童、英特尔,都要派人来学习我们的存储晶片制造技术,我们打败了美国老师傅,那时候,我们相信,世界是我们的。」

「后来,我们输给了高丽人。

不是输在技术上,是输在他们的赌性上。

在市场下行周期,他们敢用政府的钱,逆周期疯狂扩产,用价格战把我们拖垮。

我们输给了他们的豪赌。」

「再后来,我们输给了4v。」木村的语气里,第一次有了苦涩,「还是输在钱上,台积电的张忠谋先生,他发明了一种全新的玩法。

他不生产自己的晶片,他只为全世界代工。

他把全世界的资本,都变成了自己的弹药。

而我们,这些大而全的综合电机制造商,还在为自己内部的产品线争吵不休。我们输给了他的模式。」

他端起茶杯,将已经没有冰块的麦茶一饮而尽。

「现在,我们把它卖给你们。」他看着王皓,眼神变得异常坦诚,「因为我们知道,这场比赛,我们已经彻底出局了。

晶片战争,打到最后,不是技术,不是模式,而是资本、市场和国家意志的总体战。

这三样,我们都已经不再拥有优势。」

「所以,对我个人而言,」木村最后说道,语气里是释然,「与其看着这条生产线,在未来几年慢慢地、痛苦地被市场淘汰,最后变成一堆无用的废铁。

我宁愿,亲手把它所有的工艺、所有的数据,都完完整整地交给你。

至少,我知道,我这一生的心血,在一个新的地方,还能继续发光、发热。这或许是一个工程师所能得到的最好结局。」

木村接着问出了自己内心的疑惑:「只是王君,我不太能理解,你们都能做到如此高效的整合了,最后的落点偏差只有485米。

电磁发射、月面核能、新型霍尔推进器、自主导航、高超音速再入.

这些技术,任何一项,都是一个国家需要倾注十年甚至二十年心血才能攻克的难关。

而你们,不仅把它们全部攻克了,还能把它们完美地、像瑞士手表里的齿轮一样,严丝合缝地组装在一起,并且一次就取得了成功。

你们已经取得了如此大的成功,为什幺还要执着于28nm这样十多年前的技术。

恕我直言,我已经老了,我不太能理解,难道华国人想什幺都要自己做吗?」

(本章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