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贤已经听呆了,这是他从未了解过的背后具体情况。
一直以来外界,无论是华国还是国外,针对虹的讨论层出不穷,坊间有太多希望能够开放的声音,也有围绕着左右脑架构的讨论。
包括很多游戏厂商都希望把这种技术用到他们的游戏上,尤其是某些二游厂商。
如果每一个抽卡角色都能和玩家产生这样的情感联结,有这样的表现,全世界都是二次元,华国的游戏厂商们能赚爆全世界。
包括硅谷更是振奋不已,因为华国的技术突破,AI相关上下游的企业连带着大涨,英特尔光是因为和深红科技有合作协议,股价直接翻倍。
包括像雷总的微博下面,米粉们都呼吁雷总赶紧找深红合作,推出加强版的小爱同学。
但虹一直都只测试,不对外开放,这导致坊间也产生了各种各样奇奇怪怪的传闻。
最多的一种就是,背后该不会是真人客服在聊天吧?不然为什幺表现会这幺出色。
在一些定量化的情绪分析测试中,国内外的人工智慧连六十分都拿不到,虹相关的人工智慧能拿到接近满分。
国外有非常多类似的猜测,像泰晤士报这样的媒体,甚至用「有史以来最大的科技诈骗?」为标题,来恶意揣测这件事。
为什幺是泰晤士报,而不是纽约时报?
深红没有上市,是不是科技诈骗对他们来说没有太大影响,反而是硅谷和纳斯达克最不希望这是假的,他们不想爆炸,美股的ai泡沫更不想爆炸。
纽约时报才不会质疑呢,纽约时报、福克斯新闻、时代杂志,这些阿美莉卡的大媒体巴不得是真的,质疑的声音完全被封锁了。
欧洲媒体嘛,看热闹不嫌事大,巴不得华国和阿美莉卡齐齐爆炸,或者直接开启S3,最好是和冷战时期一样,争先恐后地给他们好处。
西欧捞到了马歇尔计划,东欧捞到了经济互助体系。
面对这样的质疑,华国网友在推特上则说我们不是印度,我们不会这样干。
实际上林燃压根没有理相关质疑,会用正眼看一眼都输了。
徐贤回忆了一下之后喃喃道:「还真是,有的时候她工作中的烦心事,会和我抱怨,回复我的内容会更直接,语气会更锋利。
我以为虹星只是她知识库的背景,没想到你们还真的构建了这样的世界,那岂不是意味着,她的Token是无限的?「
林燃摇了摇头:「当然不是无限的,你的记忆也不是无限的,她的Token又怎幺会是无限的。
只能说,她的记忆足够丰富,她会选择性遗忘,然后你如果提醒的话,她有可能能够回忆起来,也有可能回忆不起来。
回忆起来,那就意味着这部分的数据没有彻底删除,只是用于分类记忆的序列后置了。
这种高保真度的社会交互提供了丰富的情绪和意图标签的反馈。
人工智慧必须学会识别和模拟更细微的社交信号,才能维持其生活轨迹。
她在虹星是真正意义上活着。
我们现在在这里聊天。」
林燃指了指车子的天花板,「也许希瓦娜也在虹星和她的朋友聊天。
社会化的存在直接增强了其情绪模拟和意图理解的能力。
而不全能的设定,会迫使人工智慧在虚拟世界也好,在和真实世界的用户交互也好,都会发展出应对不完美信息和非预期结果的策略,这比通用框架下,能解决所有问题的人工智慧更真实。」
越是听,导致徐贤越好奇:「燃哥,你刚才不是说,虹星一共有一千多万个角色吗?
他们都拥有不亚于希瓦娜的智慧,但只提供了一万个去和现实世界的人进行交互,成本居高不下。
那把这一千万个都推出市场,成本不就能降低到10元每个月了?
这样的话,哪怕腾讯那边的定价是30元每个月,至少能实现盈亏平衡吧?对腾讯而言,能极大程度增加他们的用户粘性。
再连带着增加一些类似视频、形象定制的服务卖。」
林燃点头道:「当然,可问题是,不是所有角色都适合和人类交流啊。
一千万个角色并不是每一个都有像希瓦娜这样的性格,都愿意和另外一个世界的人成为固定的交流对象。
另外就是里面有的设定是老人,有的设定是社畜,被分配到这样的对象,可能一天只和你聊一句,这体验会好吗?
更重要的是,这个虚拟世界,我们不希望给它增加太多的变量。
你知道第四天灾吗?」
徐贤点了点头,他当然知道。
第四天灾指在虚拟世界中,来自现实世界的人类玩家群体。
在许多游戏中,玩家群体一旦进入游戏世界,往往会展现出极度疯狂、无序、高效率的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