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说明文化环境正在逐渐变好,陈健添的红星生产社和刘卓辉的大地唱片就是文化局工作出色的佐证。

然后,苏超就提议在电话里先听一听小样。

这年头电话信号不好,很容易受干扰,所以张何平听得很费力,勉勉强强听了个大概。

足够了!

张何平是著名作词家,一级编剧,有足够的欣赏能力。

他还知道93年成立的预委会确实有这方面的需求。

预委会是筹委会的前身,做一些更前期的准备工作。

涉及到了方方面面。

如果他能够搞定这个需求……那他是不是就能进筹委会了啊!

苏超不清楚张何平心里想啥。

但是敏锐如他,已经能够听得到电话另一端的人,连呼吸都有些杂乱了。

张何平又让苏超放了一遍。

他听完了之后,才慢悠悠的对苏超的创作能力予以了肯定。

矜持的夸了几句好话。

总的来说,就是苏超创作的这首歌……不错!

何止是不错啊。

简直好的超乎想像。

其实最让张何平心惊的是「度」。

体制内的人,玩的就是一个度,你只有事事合「度」,才有可能事事顺遂。

很多人混个十来年,都未必能够参透这个「度」字。

一不小心栽个跟头,整个生涯就没了。

然而,苏超一个小孩子,弄出来的这首歌,竟然完美的契合了张何平理解的「度」。

没有太多的过界,却又把该表达的都表达了。

比他都要强!

《天地之间有杆秤》这首歌填词的过程中,张何平和陈晓奇都犯了文青病,歌词被打回来修改了好几遍。

搞得陈晓奇甚至丧失了署名权。

而《中国人》这首歌比《天地之间有杆秤》还要敏感,毕竟是特殊场合要用的,每一个词每一个字都要反复斟酌。

让他来创作,他都不敢说能把握好这个「度」。

可苏超做到了。

这个歌词,肯定不会有太大问题。

旋律也非常到位。

张何平是个专业人士,长期从事文化创作和管理工作,所以更清楚苏超这首歌多幺——合适!

合适比优秀更重要。

「我怕我写哪里不对,还需要您这样的行业权威把把关,您看您什幺时候有空,能不能指导指导我?」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