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羊女道:「所以他自己也觉得待不下去了,赶紧搬走。」
周瞳道:「他家两个小子我见过,一招一式有模有样,按理就应该拜上山来。」
沈元豹怒道:「这等刁民,什幺也不懂,但桂塘黄家就不讲规矩了,怎幺敢把手伸到咱乌龙山来?还招纳弟子?就该打上门去,让他们给个交代!」
蔡元鹤也道:「的确不讲规矩,周师兄要不要去打上门去?我和豹子打头阵!」
周瞳安抚两员怒将:「我老师一向善待治下百姓,人各有志,不愿勉强。」
沈元豹这才息了怒火,恨恨道:「也就是姑父好心,放我们那边,哼哼..:::
蔡元鹤点头道:「就是,姑父太善良了。」
搞得黄羊女反而有点尴尬:「那要不,我就不去送黄老太公了?其实他也后悔了,说过很多次,有眼不识乌龙山真仙.....
》1
周瞳道:「算了,他这一年对你是真心不错,你还是去吧,等送完人,再来鲢鱼潭找我们。」
商议妥当,便兵分两路,周瞳带着一豹一鹤前往鲢鱼潭,黄羊女自己下山去往东村。
到得东村之后,就见黄家这里一片纷纷乱乱,有许多外人,也有许多本村人,前前后后帮着挑擡东西、往车上送。黄家弄来了五驾大板车,每一驾都是双马,车上堆得跟小山也似。
黄老太公一边和四邻道别,一边不舍的看着周围的田土,心绪难言。黄家在乌巢镇经历了三代人,几十年的乡梓之情不是轻易能够割舍的,田土虽然卖了,但洒在田里的汗水却永远留在这里,那是带不走的乡情。
但没奈何,两个孙子已经拜入桂塘门下,木已成舟,无可更改,天知道自己把孩子送到桂塘修行的事,刘掌门会不会记恨?因此,他一直在谋求后路。尤其当听说刘掌门筑基后期之后,他便没什幺好想的了,赶紧走门路和桂塘联宗,托庇于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