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既然是一场「高考」,那就必然要分个上下!

真的是谁输谁尴尬......资历越老压力越大。

《前夜》这个单元,黄博那带着口音的台词真的让人印象极度深刻,仿佛一直在脑海中盘旋,久久不能散去。

「二十八年革命,两千万人牺牲,换来的红旗。」

「你以为升起来的仅仅是一块红布嘛?!」

最令人感动的《相遇》单元,虽然命题是「原子弹爆炸」,但这个故事却巧妙地转移了「主战场」,塑造出了一场「身不在场的原子弹爆炸」。

80%的情境,都在一辆不断向前、熙熙攘攘的公交车上展开,而宏大事件则隔着车窗喧闹着。

《相遇》中有两幕令人印象深刻:一幕在开头,高远被高压水枪冲洗,血缓缓地从他的口罩中晕染而出;另一幕在结尾,两人在汹涌的人潮中被冲散,高远摘下口罩,对视的一笑成为了他们的最后一面。

《夺冠》单元,徐征用一场小孩之间的「怦然心动」来切入「女排夺冠」这一历史事件,可爱且浪漫,片子里逼仄巷弄,一刀子剖西瓜的凉气,宛如一场两难的「夏日大作战」。

相对比较保守的《回归》单元,全程都在抓住一个核心概念,时间!

「我们已经等了154年了,不能再多等一秒了。」

《护航》通过飞行时不断偶发的主体回忆,来打捞、回溯一位女飞行员的心路历程一一从孩童到少年时光,再到成长过程中所经受的各类挫折。

《燕京你好》则是一段充满京味的喜剧,在满地鸡毛的现实世界里,一个失落却又常常打了鸡血的燕京中年男人,心中也有意想不到的温情角落。

而由陈楷戈这位总导演亲手操持的《白昼流星》,自然是七个单元里最受关注的那个。

不仅仅是影迷关注,乐子人也挺关注的。

还念诗吗陈导?

然而这一次陈导表示:我找到浪漫和接地气的平衡点了。

虽然他自己对于怎幺找到的平衡点其实看的不够真切,反正就是找到了。

其实《白昼流星》在题材上来说,可能是最难的那个。

任何故事到了贫穷的地方,都会发现贫穷成为一切逻辑的主宰,艺术几乎是没有空间的。

要解决、修饰贫穷背后的野蛮、绝望,在这些面前,艺术太脆弱渺小了。

办法除了生硬的机械降神以外,似乎就只有一个了...:

「我是贼,但我希望我弟弟以后不用当贼。」

泥潭里的少年,仰望星空时却拥有最真挚而又朴实的愿望。

旗杆上升起的不是一块红布,报纸上登载的不是一个名字。

电视外错过了情窦,鸟巢里交换了运气。

秒针精确了百年的等待,流星划破了回乡的急迫。

女排夺冠终结了最短的暗恋,核弹爆破公开了最长的沉默。

奥运开幕兑换了最大的运气,香江回归校准了最久的思念。

七个故事、七种鲜明的风格,却没有造成「互不兼容」的情况。

原因在于,它们都是书写历史横截面背后的小人物。

「陈导这次发挥的可以啊!」吴惊悄咪咪感慨道。

白良喝了口可乐,心道这次《白昼流星》应该不至于排倒数第一了。

话说回来,陈楷戈确实挺牛瓣的,那画面拍的是真滴好!

是白良目前合作过导演中这方面T0P1的存在,这帮大导演虽然都有点饱受调病的感觉,但他们也确实各有各的绝活儿。

影片当中对自然和人物关系的描写镜头,色彩的运用,以及构图真是教科书一般的优秀。

而两人的这次「双排」合作,算是整的相当不错。

陈楷戈自己也能感觉到周围人看他的眼神,哎呦,成了!

心里一乐。

在高兴之余,他倒是并不吝啬地在和其他几位导演一起上台后,好好夸了白良几句。

有些词儿说的白良都有点不好意思了,什幺「青年演员的标杆」、「现在年轻演员应该学习...."

「不对,老陈头这是给我拉仇恨呢?」白良搓了搓下巴,寻思这不能是捧杀吧?

「哥,我觉得吧..:.你也不需要别人帮忙拉仇恨了。」坐他后面的彭于唱忍不住说道。

「是吗?」

「是的呀!我爸是真心夸你。」

哎~阿瑟你也在啊。

话说,这小子对于白良一口一个「老陈头」倒是也没表达出反对意见,甚至觉得这称呼挺带感的。

他下次也想这幺喊试一试。

别下次了,赶早不如赶巧。

这次阿瑟的表现也还行,毕竟白良和他爹一起疯狂地上压力,再加上他那个角色本就是迷茫的..::.有点演小傻子的意思,对他来说并不是无法挑战的内容。

这不,刚刚还有观众夸他呢。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