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子弹都打光了,总不能去抢着步枪冲锋。

还不如保留有生力量。

只是这样撤退以后,『第四次战役」的局面就不太确定了。

曲光这边也在休息室内,皱着眉叹了口气:

「接下来不好打了啊。」

下面的士兵都期待地看着,曲光这边也调出『实时地图』顺势讲解起来:

「砥平里战斗没有那些那里的美军,所以东线战场的志愿军部队,已经无法前往西线切西线美联邦部队的后路。」

「整个东线战场会从进攻,转换为防御状态。」

「同样的。」

「西线战场的志愿军,之所以坚守那幺久,就是为了配合东线的突袭。」

「但是现在东线无法突破,那幺西线的坚守也没有必要再持续。」

「西线战场的50军,38军已经快打光了。」

「东线的志愿军向北撤离,西线的志愿军也会向北撤离,渡过汉江。」

「但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砥平里的战斗,暴露了志愿军这边攻坚上的短板。」

「美联邦接下来的动作,应该会针对志愿军的攻坚短板,进行针对性地调整打击。」

曲光皱着眉说完,看着地图叹了口气。

美联邦这边新调来的李奇微,确实与麦克阿瑟不同。

从战役开始时的「磁性战术」试探出志愿军的夜间行军极限,让美联邦的部队保持20-30公里的距离吊看志愿军。

再到东线战场被志愿军的穿插战术,打得全面溃败情况下,砥平里的美联邦部队,从师长,到军长都认为该撤退了。

但撤退的命令硬是让李奇微这个美联邦的司令打回来了。

并且还下达了死守砥平里的命令。

不惜从太平洋那边的日本驻军基地调来飞机支援砥平里。

对战场的敏锐度可见一斑。

尤其是还守住了砥平里,暴露了前三次战役时被胜利掩盖的志愿军这边攻坚不足。

可以想像。

有了砥平里这次的守住之后。

后续的美联邦部队,哪怕是只剩一兵一卒,也会固守阵地。

而不是像前三次战役那样,一旦发现没办法,美联邦的部队就会撤退。

因为有了成功的案例。

那幺后续的美联邦部队必然会认为,他们或许也能守住呢?

砥平里的战斗让东线战场,西线战场的志愿军全部北撤。

也或许是冥冥之中有着气运一说。

在『第四次战役」开始时,志愿军渡过汉江的前一夜,汉江冰封。

而在撤离之时,当38军集体渡过汉江的第二天,冰封的汉江便解冻了。

给了志愿军这边短暂的休整时间。

同样的因为这次的撤离,志愿军这边退回汉江以北之后,开始了运动防御,弹性防御。

即白天面对美联邦的部队强攻与轰炸,主动撤离。

到了夜间反击,重新收服阵地,在一个地点与美联邦反复拉扯。

美联邦这边的火力固然强大。

但是面对志愿军这种全战线的小规模反击,也是被折磨得没有办法。

而美联邦这边则是在李奇微的命令下,发起「屠夫行动」,目的就是将东西两边不平整的战线迅速找平。

并且继续向北推进。

经历半个月的火力打击,每天只推进几百米的情况下。

美联邦这边终于将东线战场凹凸不平的战线找平。

并且马不停蹄地发动了「撕裂者行动」。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