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而事实上,当下国内的境况,又岂止是电影厂呢?

大大小小的艺术团体,自建国后陆续成立,计划经济时代都活得好好的,别管能耐大小,只要进了体制,就都有一口饭吃,结果最近这十来年,不行了,整个体制一下子撑不住了——有路子、有能耐能去走穴商演的,那日子过得当然好,再不然就是接私活儿呗,去给人拍GG、拍MV,甚至去给人搞婚纱摄影,又或干脆去给那些私营的公司干活儿。总之,要想赚钱,你只能八仙过海!

适应不了新形势的,大则剧团裁员,小则一天饿三顿。

若非如此,刘晓丽堂堂拿过「五个一工程奖」的国家一级演员,会沦落到去给一个歌星当伴舞?说白了,其实舞蹈演员更没有出路而已!

然而,个人尚可机灵点儿,跟着形势走,只要活泛些,总归饿不死,一个偌大的北影厂,又该怎幺机灵点儿?

韩山平被提到这个职位上,是带着改革的重大任务的。

但大的不容易推动,之前多年老友张合平就向他提议,北影厂多少拿一点钱出来,做个引水,争取能引入民间有能量的资本,他这边也会联合首都市这边的一些单位出资,比如首都电视台、首都电视艺术中心、首都市电影公司和首都文化艺术音像出版社,大家把力量合在一起,合资做一家公司——老树那边虽快枯死,却依然盘根错节,砍树既不敢亦不能,那就让老树发个新芽,借由民间资本的灵活,看能不能争取个一线生机。

由此,两人有了这个计划,名字都起好了,叫紫禁城影业。

其实是以首都市面上的几家文化企业为主,北影厂只算是参与的性质,因为只打算拿出一百万来注入,主要目的,还是寻找懂电影、能真的做出符合电影市场需求的新势力或个人注资进来,大家合伙做,北影厂提供各种生产、政策等方面的便利条件,对方则负责掌控新的生产思路,力争搞活起来。

这个计划从提出到现在,时间不短了,两个人也接触过不少人了,这年头儿,民间的私营影视公司已经有不少,甚至于,两人也已经初步框好了合作对象。

然而,别管是谁,别管之前觉得多合适,又怎幺可能跟林见鹿比呢!

都说内地的电影市场、电影体制要改革,可是怎幺改革?往哪儿改革?方向是什幺?——韩山平的思路是,大力引入港台,甚至是海外的电影技术、电影资本,和先进的制片经验。主要是港港!

哎,这叫摸着港港过河!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