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在确定了改进方案的基本原则之后,第一个开口的竟然还是张漫。

「南哥,我刚刚在图书馆查了一些过去已经存在的对米格21或者歼7的改进思路。」张漫说着把书包和布袋都放在桌子上,然后掏出了一大堆的资料。

「首先是我们国家已经有过的改进方案,把米格21的大三角翼更换成双三角翼,减小机翼平均弦长,增加展舷比,重点提高飞机的中低空机动性,不过因为进气道没有改进,所以头锥还是没有足够的空间容纳雷达,所以别说超视距,甚至没有全天候作战能力。」

张漫翻出一张歼7E的三视图,放到常浩南面前——毕竟是现役装备,详细的设计图是搞不到的,然后用余光偷偷瞄了一眼后者的表情。

在发现没有什幺变化之后,张漫果断把这张图纸推到一边,又拿出来了另外一份资料,这个就要详细得多,甚至有不少具体的数据。

「第二个是米格设计局自己的改进,也就是米格21MF和米格21比斯,在总体气动布局不变的情况下放大机体,增大进气头锥,在里面安装雷达,不过代价是机动性能会有很大的下降。」

「我觉得这个思路不错。」

周书万撑起身子看向桌上的图纸。

「80年代末,我们也设计过一种类似思路的歼7C,不过最后只生产了十几架,我觉得完全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再完善一下,进一步增大头锥体积,再加上现在的雷达技术肯定比当年更强,这样甚至可能发射像霹雳-4那样的雷达制导空空飞弹。」

1996年的时候,霹雳4早就已经下马了,而霹雳11还处在艰难的仿制过程中,不过这并不影响航空航天大学的学生们畅想一种新的、射程更远的武器。

然而旁边的张漫在后者才说到一半的时候就通过常浩南的表情确定这也不是对方想要的思路。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