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前缘缝翼的应用虽然历史悠久,但作为一种比较简单粗暴的增升装置,飞机设计师们长期以来关注的点主要就是两个:缝翼的长度和缝翼的位置,而对于那条真正在发挥作用的「缝」,研究反而比较少。

当然这主要是因为在90年代中期以前,确实没条件对于复杂流场进行过于精细的研究,大家只知道缝翼的基本原理,以及可以改善低速操纵性和大迎角性能的效果。

又是半个小时过去,常浩南直接略过了计算设计部分,终于在最后的风洞试验数据中找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

「杨总,这个缝翼设计,我可以做!」

他把设计文档合上,放回了资料箱中原来的位置,然后擡起头看向身边的杨奉畑:

「不过,仅仅以咱们601所的条件恐怕还不行。」

「601所的条件都不行?」

旁边的柳明不由得瞪大了眼睛。

「是的,从刚刚杨总拿出来的那份设计文档中,可以总结出缝翼设计中的几个主要问题。」

常浩南转身再次走到黑板前面,只不过这次他拿起了一支粉笔,然后把黑板翻转到了没有贴着东西的那一面:

「一是对于襟翼偏角较大的多段翼型,即使来流马赫数不高,在其前缘的上表面也可能出现有限的超声速流,存在跨声速区和激波边界层干扰,换句话说即便缝翼只会在亚音速状态下启动,但还是会涉及到最复杂的跨声速流场模拟。」

「二是上游翼段的尾迹经常与下游翼段表面上的边界层混合,合成的剪切层是一个混合边界层,没有现成的经验公式可供使用。」

「第三,也是最要命的,是在后缘襟翼偏转时,主翼后缘处会形成分离气泡。如果此时前缘缝翼同时偏转,那幺混合边界层和流动分离就会同时出现,也就是前缘和后缘的两种增升装置之间出现了干扰。」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