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道在制造时不小心开出来的弦向沟槽,确实能够在相当程度上提高压气机的性能,尤其是在大进气攻角下工作的性能。
从目前寥寥几组数据来看,压气机的进气速度越快、攻角越大,改善效果就越明显。
另外,张东林还写出了几个有可能对性能产生影响的因素,比如开缝的位置(高度)、缝隙的形状以及角度等等。
不过还没等到把最后一部分写完,他就知道,这个问题对于自己所在的这个小课题组来说,恐怕很难完全研究明白。
相比于他们现在关注的叶尖稠度以及积迭线,跟这个开缝有关的自变量实在是多到了一个令人感觉有些发指的程度。
更重要的是,冰城工业大学这边的压气机实验设备,最大只能支持马赫数Ma=0.59的典型亚音速研究。
怀着有些纠结的心情,张东林找到了自己的导师于飞。
「这……这怎幺可能?」
看到实验记录本上面的数据,又听了张东林对此的分析之后,于飞的第一反应和自己的学生几乎完全一样:
「这种弦向开缝会导致低总压的小流速乱流和高总压的主流相遇,速度在矢量上进行相加,主流流体速度下降,尾迹流体速度提升,而这个过程会产生严重的掺混损失,总压损失系数怎幺可能反而降低了?」
「另外这个原始数据的波动性也太大了,相关性系数我估计连0.7都未必有,这种数据你是怎幺敢直接取平均的啊?」
「但这个实验我让师弟又重复了一次,结果还是能体现出相同的规律。」张东林并不打算放弃这个机会:
「而且您也要考虑到,叶片开缝固然会增加掺混损失,但同时也能发挥吹除作用,延缓叶珊出现叶栅大尺度的附面层分离,这两种影响之间应该是竞争关系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