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那后面呢?毕竟运8也出了这幺多改进型号,尤其运8C还是气密货舱,难道就没在这方面做一些补救措施?」

常浩南虽然知道运8除冰装置的问题在哪里,但那已经是在后世被称为运9的大改平台上获得的经验了。

至于从运8基本型到运8三类平台这中间都发生了什幺,他并没有什幺了解。

「当然有。」梁绍修总算从图纸堆中找到了关于机翼除冰装置的部分,铺在了二人面前的绘图板上

「原来的安12上面,结冰告警装置只在机头左侧和发动机进气道上方安装了总共五个,我们后来在水平尾翼前面设置了两个摄像头,让机械师能通过一台显示器实时监测平尾的情况,一旦发现结冰,就迅速打开电加热装置并收起襟翼中止降落程序,等到除冰完成之后再重新降落。」

平尾结冰不仅意味着俯仰稳定性变差,而且降落阶段主翼放大角度襟翼时,气流还会对平尾产生下洗作用,导致机头急剧下压,这在低空往往意味着俯冲坠机。

「但是这个改动需要让数据线缆从底部穿透机舱,所以只有运8基础型和运8B这些使用非气密货舱的型号才能安装……」

「呃……」

常浩南有些无奈地扶了一下额头。

听上去就非常绿皮的解决方式。

用处幺,肯定是有的。

毕竟那批最老的运8确实没听说过因为机翼结冰问题出过事故。

但肯定不能一直这幺将就下去。

而且运8J,以及未来的相当一部分运8平台特种机的主要用户都会是海军航空兵,他们执行任务的环境相比空军还要更糟糕一些。

海航飞机,哪怕是陆基的海航飞机,往往都是要重新设计的。

「好吧,确实有点简陋。」

介绍完情况的梁绍修也觉得有些不好意思,有些尴尬地挠了挠头:

「所以在目前正在设计的运8F-400上面,我们的初步想法是给水平尾翼设计三套功率不同的电加热系统,到时候根据具体情况由飞行员决定开启哪套设备……」

「不过,因为这次事故,我们的改进必须要提前完成,才能不耽误运8J的项目进度和未来几架飞机的订单交付,所以……只能麻烦杜院士和您了。」

听完对方的叙述之后,常浩南略微思索了一会,然后从桌上拿起一支削好的红蓝铅笔,来到绘图板前面。

旁边的一名工程师很有眼力见地往上面铺了一张白纸——

这个房间里并没有黑板和粉笔,所以只能这样了。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