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p=kT+A^2

之所以这幺做并不只是为了让林国范和祝兰更容易看懂,也是为了加深常浩南自己的理解,以及顺便把MDPD的理论原理给整理下来。

「这个状态方程里的流体密度的最高次项为二次项,而用于描述液体内部压力的状态方程需要含有流体密度的三次项,故这种形式的状态方程从本质上无法数值模拟带有自由液气界面的流体系统。」

听到这里,祝兰的眼神猛地亮了起来:

尽管常浩南还并没有开始介绍什幺新知识,但是他能够把到目前为止还算是前沿理论框架的DPD给讲明白,并且直接点出了其最大的问题所在,显然是真的研究过这个问题,而不是那种只学过1+1=2就想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的民科,或者只凭头脑风暴就要大干快上的新手工程师。

如果说刚刚他们夫妻俩还是抱着些许居高临下的眼光,想看看如此年轻的一个工程师能说多少有价值的东西的话。

那幺现在,至少已经把常浩南当做是一个可以进行平等学术交流的同行了。

旁边的林国范也是不由自主地坐直了身子:

「所以你刚刚说的新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对于侧重应用向研究的林国范来说,这件事情的意义甚至还要更大一些。

因为DPD的模拟有些过于理想化了,几乎只能被用于气态系统和流体均匀充满整个受限密闭空间的满管系统。

而现实环境中,符合这两种要求的情况属实不多,几乎所有的研究对象都在开放空间之内,并且带有自由液气界面。

「当然。」常浩南用笔在面前的纸上轻轻点了点:

「我在研究文献时发现,通过组合三次样条曲线,对 DPD中的权函数进行改进,可以得到一种能够根据距离不同自由转换吸引和排斥作用的保守力形式,这样就可以保证模型中的粒子能以一定的密度聚集在一起,从而形成类似凝聚态液滴形式的粒子团……」

「在保守力的状态方程中添加流体密度的高次项之后,就得到了MDPD的状态方程。」

常浩南说着在纸上写下了计算流程的最后一步,也就是保守力方程的改造结果:

p=kT+A^2+2Br^4^2(-c)

在完成了最后一个符号之后,他露出了一个满足的笑容,然后轻轻把笔放在一边。

「而基于它的控制方程,是可以对真实液滴进行数值模拟的。」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