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被常浩南点破此行来意的丁高恒倒也不觉得意外,只是微微转过头,向旁边一直没开过口的那位介绍道:

「这就是你一直想见一面的,老杜的那个学生,常浩南。」

「你好,小常同志,我叫宋建。」

对方走上前来,主动和常浩南握了握手,用略带风趣的语气说道:

「之前很多次从丁主任和杜院士那听到你的名字,一直想见一面,结果听说你是个大忙人,从去年下半年到现在几乎都不在京城,我就只好亲自过来镐京咯。」

宋建说这句话的时候或许真的只是在开玩笑,但对于常浩南来说,却并不好接。

不过还没等他开口,旁边的丁高恒就抢先拍了一下前者的肩膀:

「诶,老宋,你这可就不老实了,我之前跟你说过好几次小常回京城的事情,明明是你自己有事来不了我们科工委,怎幺能把责任推到小同志的身上呢?」

丁高恒和宋建同年出生,也是基本同一时期赴苏留学,回国后又同在我国第一个飞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二分院工作,相互之间早就认识而且关系不错,因此后者被戳穿之后也只是乐呵呵地摆了摆手:

「这个……我堂堂国家科委的主任,总不好去专程去你们国防科工委见个人……」

总之一番寒暄之后,三人就这样开始一起压马路。

「小常同志,我这两天听老丁说,是你在跟欧洲方面谈判的过程中,提出了建设一个大飞机产业园的想法?」

随便聊了几句之后,宋建便直入主题。

「没错,我的想法是依托空中巴士,以及未来可能获得的更多甲方订单,集中发展一批有能力,或者至少有潜力在航空领域成为上游供应商的企业,把它们的力量汇集到一起,聚焦重点技术,打造一个能形成规模化效应的示范性产业集群出来!」

常浩南点了点头,直接把前世印象中某一条航空产业园的报导原封不动搬了出来。

作为经历过2020年代的人,哪怕他从来没有涉足过宣传岗位,脑子里的网际网路黑话也足够应付一些场面话了:

「这样一方面是为我们自己的大飞机制造进行一些技术和产业发展方面的准备,另一方面也是想在民用航空运输这个大蛋糕上切一块下来!」

一番放在后世算不上漂亮的话却听得宋建连连点头,毕竟90年代这功夫,产业集群在全世界都还算是个新概念:

「示范性产业集群……不错……果然是一事通百事通,看来我们小常同志如果有一天到了宣传岗位上,也一样能发挥出不小的作用哩!」

这本来只是一句无意中的感慨,但旁边的丁高恒却好像突然想起了什幺:

「你还真别说,老宋。」

「去年我偶然间读到过一篇评论员文章,题目叫什幺让空军实现超视距拦截自由,好像就是受到了小常同志的启发。」

……

关于大飞机产业园的事情,三人一直从172厂的路边谈到一间会议室里,时间也持续到了当天晚上。

「小常同志,能有人提出这样一个宏大的、有产业指导意义的构想,我已经非常惊讶了。」

坐在一张沙发上捧着茶杯的宋建感叹道:

「但我更没想到,提出这个构想的人,竟然是你。」

这句话确实让常浩南有点没听懂了:

「宋主任,这……从何说起?」

「我第一次听说你的名字,是在一次有关民用航空产业发展方向的高级别讨论会上,从老丁的口中。」

宋建说到这里,战术性地喝了口水,停顿了一下: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