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科技战线的斗争也是斗争,要讲究一个技巧和策略。

而在这方面,显然不会有人能和经历过贸易战时代的常浩南相比。

「实际上,在工业软体的出口上,我们已经取得了一个突破。」

看着纷纷陷入思索的众人,常浩南再次抛出一颗重磅炸弹。

反正坐在这里的人权限都是足够的。

「工业软体……出口?」

处在航空工业系统之外,还完全不知道华夏跟欧洲谈判的徐洋平生头一次觉得自己的脑子有些转不过弯了。

要知道,现在的华夏软体产业还处在一个连UI界面汉化都做不太明白的阶段。

怎幺就出口了?

常浩南点了点头:

「是的,一个预测飞机在湿冷环境下结冰机率和冰型的小软体,不算是我们的首创,但功能绝对比国外的任何竞品都要好,卖给了欧洲人。」

「这说明只要我们能做出独特的功能或者特点,在软体领域就完全可以实现后发制人!」

实际上,考虑到这是饭桌边上,他还有半句话没说出来——

反正现在大家的产品性能都是依托答辩,哪怕咱们做出来的也是答辩,只要做成巧克力味的,都会有人捏着鼻子吃。

这时,饭桌另一边,刚刚一直在听着二人对话的孙琮突然开口道:

「这件事情我也有所耳闻,不过一直不确定有没有水分,现在既然小常同志都说了,那确实是一个巨大的突破啊……」

有了捧哏,常浩南也就自然而然地接了下去:

「当然,这一次我们确实是占了个欧美之间出现嫌隙的难得机会,谁也不敢保证后面的其它软体在国际上还能有这幺好的反响。」

「但是,我想说的是,在包括但不限于工业软体这方面,咱们一定得有底线思维,不能让别人攥住咱们的脖颈子!」

(本章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