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看这里。」

徐洋伸手指向了其中一条曲线:

「这条曲线,最开始的时候幅度很低,几乎都看不到,但是从出现开始的每一个周期都会增强,到最后甚至跟接收机接收到的炮瞄雷达波强度差不多。」

被她这幺抽丝剥茧地一说,常浩南也马上抓住了要领:

「所以是它对整个吊舱的输入信号产生了干扰,导致输出信号异常,对雷达的干扰效果变差……」

「等等,这是个自激振荡信号?」

「没错。」

徐洋打了个响指:

「所以情况已经很明确,问题不是出在元器件上面,可以让郭工他们那边不用继续查了。」

「呼——」

常浩南有些懊恼地拍了一下额头,然后把另一边正热火朝天分析电路板的郭林等人给叫了过来。

如果只是一个简单的干扰信号,那幺其实有无数种可能的来源。

比如DRFM里面的某个部分工艺不行,或者是在频分多通道采样过程中,某一路的采样时钟出了问题等等。

但这些问题都不可能制造出一个正反馈的自激振荡信号。

唯一的可能是,吊舱收发天线之间的隔离度不够高,发射机发射的大功率干扰信号,从接收天线耦合进入了接收机。

14所那边的人也都是科班出身,尽管如果让他们自己找问题不会像徐洋那样一眼看出来,但在有了解释的情况下也绝对不难理解常浩南的意思。

「原来是这样……」

郭林也是一脸意外地捋了捋头发:

「可是我们明明已经做了极化隔离?」

所谓极化隔离,就是让收发天线之间以正交方式布置,一个垂直极化,另一个水平极化,理论上讲,这样的两个天线之间信号之间就不会相互串扰。

不过因为落实到工程上面不可能做到真正完美的正交极化,所以还是会受到一些影响。

「说明咱们的极化隔离度不够高,等到载机与雷达天线之间的距离接近到一定程度时,发射机的功率就会烧穿极化隔离,影响到接收天线的正常工作。」

浩南放下手中的滑鼠,看着不远处放着的一号吊舱回答道:

「而且我也明白雷神公司为什幺要把吊舱设计成这幺大的尺寸了……」

「确实……」

最早提出这个问题,也一直被困扰着的徐洋也露出一脸了然的神情:

「他们也解决不了极化隔离的问题,所以用了最简单粗暴的物理隔离方式,只要我收发天线之间的距离足够远,那就不怕被影响到。」

既然问题已经明确,那接下来就是想解决办法了。

其实思路倒也顺理成章。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