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已经有了形成闭环的思路,那便意味着……
可以开挂。
于是他打开系统面板。
然后,瞬间捕捉到了其中出现的变化……
【科研点数: 1000
理论水平: LV3( 8800/100000)
工程经验: LV2( 4000/10000)
管理能力: LV2( 3000/10000)
综合能力: LV2
正在进展的项目: 0
可以开展的项目: 2】
已经卡在LV2长达一年时间的理论水平,就这样在一个晚上,不知不觉的升级了。
而且升级之后,还维持着8800点经验。
也就是说,刚刚的一轮头脑风暴,直接带来了高达一万点的理论经验。
这可能正是他在某一刻骤然灵光一闪的原因。
只不过因为这个成果目前还只存在于他的脑子里,并未产生什幺明显的影响,所以科研点数只增加了区区100点。
但是不急。
常浩南带着自己的思路,尝试着让系统开始一个项目。
当然不可能是一步到位直接开始写仿真建模软体——那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任务,就算让系统直接输出结果,靠他自己手打代码也足够累出腱鞘炎来。
只是尝试着把这个方法进一步完善,以适应更多类型的偏微分方程组而已。
不出意外地,顺利通过。
并且只要花费50科研点数即可。
一般情况下,他本人输入到系统中的思路完成度越高,需要系统帮忙做的事情越少,消耗的科研点数也就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