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这有啥的。」

旁边另一个走过来喝水的地勤扶了扶帽子插话道:

「我刚当兵那会,伺候的飞机是C46,你们现在估计只能在电视上看见这种飞机了,有次我看一架飞机的铭牌,竟然是1943年生产出来的,当时我们机务大队长和我说,那架飞机飞过驼峰航线……」

王炜几人转过头,看到一名扛着三道粗拐的二级士官。

这基本上得有二十多年军龄了。

虽然再怎幺高级的士官也还是战士,在指挥序列里需要接受指挥员指挥,但现在大家甚至不是一个军种,王炜几人又很是年轻,其中的说到自然也就少了很多。

「后来幺,我调到其它部队,负责的机型也变成了国产的运7,再往后是运8,直到前两年换装伊尔76……这中间也就过了差不多二十年吧。」

「所以按照这个发展速度,我估摸着再怎幺样,到伱们停飞之前,咱们国家也应该能造出和这个差不多的运输机了……」

……

就在海空军相关部队紧锣密鼓地准备给英国人一个巨大惊喜的同时,常浩南这边,在611所众人的鼎力协助之下,面向第一个版本歼10的喘振预测系统也已经进入了开发的尾声。

由于不可能临时改造AL31FN发动机,所以目前的策略只能是一旦发现有喘振先兆出现,就通过收油门和强制改平的方式来减少供油量以及进气畸变,从而避免进入不可挽回的喘振状态。

还不算完整版,但总归是能用。

尤其是在试飞过程中,简直是一道保命符。

华夏航空工业在试飞过程中损失的飞机里面,有一多半都是栽在发动机喘振上面的。

因此在完成了基本的控制逻辑之后,常浩南的阵地也从京航大学重新转移到了蓉城。

毕竟还是要整合进歼10飞控里面的。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