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在软体内部经过连续几轮数据处理之后,原本纷繁复杂的曲线现在只剩下了寥寥数条。

内行人能够看出来,刚刚常浩南的一番操作,是在对测量信号在特定频率上的分量进行分离。

「看这里。」

常浩南指着其中一条曲线说道,

「发动机工作曲线模态波在喘振特征频率上的分量,一开始是没有的,在测试进行到540秒的时候突然出现,然后逐渐增大,到第580秒的时候,被喘振预测系统监控到,然后强制收起了节流阀开度,20秒之后,这一分量再次消失。」

「这……」

一条曲线,所有人当然都能看懂,但这条曲线为什幺会跟喘振扯上关系,还是有不少人没明白过来。

这个时候,同样参与了软体开发全过程的杨韦转过身,给其他同僚简单介绍了一下这套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

「我来解释一下,当发动机远离喘振边界的时候,系统对系统内部的小幅随机扰动具有较强的衰减作用,这个时候,就算出现一些干扰,也会被很快抹除掉,不会继续恶化。而随着发动机稳定裕度的减小,系统对小幅随机扰动的阻尼也逐渐减小,当稳定裕度减小到一定程度时,系统内部的小幅随机扰动将发生成具有较稳定频率的模态波初始扰动……」

「从580秒开始……」

有人注意到常浩南刚刚提到的那个时间戳,于是跟另外一部电脑记录下来的测试日志进行对比,之后惊讶地喊道:

「等等,周指挥是在570秒给出的70%口令,也就是说540秒,常工分析开始出现异常的时候,节流阀还应该停留在60%的位置上!」

此话一出,周围的人群中再次爆发出一阵讨论的声音。

显然,并不是推节流阀到70%的动作本身诱导了喘振先兆出现,而是在更早的时候就存在隐患。

亦或者,也有可能是这套主动稳定性控制的喘振预测逻辑本身就存在问题。

一方面,尽管常浩南如今已经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但现场的大多数人此前并没有和他共同工作过,耳听毕竟为虚。

另一方面,也是杨韦刚刚介绍的基本原理在数学上确实比较复杂,大部分人都只能理解个七七八八,在认识不够通透的情况下自然很难从心底里面认同。

好在薛炽夀和宋闻聪等几名主要负责人对于常浩南了解更深,经过简单的讨论之后,还是下令中止本次启动试验。

华夏人办事讲究一个开门红,第一次启动试验就这样虎头蛇尾地结束,在场的很多人虽然服从命令,但情绪还是受到了影响。

这个时候,一个洪亮的声音从人群最外面响起:

「这样吧,先没必要对飞机搞整体检修,我可以钻到进气道里面去,看看风扇和低压压气机叶片的情况!」

(本章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