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发现对方此时也正看向他这边。
作为业内的绝对大佬,二人显然都看出了这个软体的潜力。
虽然常浩南目前所讲的,只是整个项目中大概10%左右的部分,但也足以管窥其最终成品的优越性。
绝对是划时代的产物!
自从1983年我国第一台超算银河一号投入使用,一直以来困扰着华夏计算机领域的主要问题就是算力上不去。
甚至都轮不到去讨论元器件性能的问题。
而是哪怕别人出口一样的晶片和内存给你,你最后拿出来的成品性能还是差距很大。
以至于美国近些年甚至都放开了对于电子元器件的出口管制,反而是在平台架构方面管得很严。
总之就是……
不觉得你能带来什幺威胁。
实际情况也确实差不多。
计算所为辽河油田最新搞出来的曙光1000A超级计算机,峰值运行速度才每秒60亿次左右,目前还在筹建中的曙光2000-1,目标也只有200亿次。
而上个月大洋彼岸刚刚投入使用的ASCI Red,速度已经达到了每秒1万亿次。
至于像各大高校采购的那种量产商用型号,性能差距则更加明显。
这样的差距也是导致国内在计算机商业应用领域迟迟得不到发展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