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这个年代可没有后世那样发达的高速网际网路,允许软体开发者即便相隔万里也能在同一个平台上工作,64K国际专线的网速如果用来传输代码的工程文件,那恐怕整个项目组有一半以上的时间都要干等着。

所以只能是搞集中开发!

同时,在宋建的安排下,华夏科学院也提供了鼎力支持,为项目组授权了所有曙光系列超算的高级应用权限。

文件层面的优先级仅次于在1996年7月29日最后一次核试验之后启动的核爆模拟项目。

但考虑到哪怕是模拟核爆也不可能天天都做,因此实际上就是最高。

所以,参与项目的30个课题组近200号人,被常浩南分别安排在了京航大学超算中心和计算所的科研楼里面。

然后每天下午,都会由计算所方面派出专人将一些无法内部解决的问题和阶段性成果集中起来,通过人肉携带硬碟的方式交给常浩南,再把前一天的反馈结果拿回去……

应该说,这是常浩南重生之后第一次真正意义上体会到什幺叫「集中力量办大事」。

毕竟之前他解决的那些问题,实际上都并没有需要动用多少资源,大多数时候一个厂所级别的单位也就解决了。

尽管这一次也没有闹出太大的动静,但是在领导层面上,还是涉及到了科工委、国家科委、经贸委和计委等诸多部门的协调。

能这样一路把绿灯开下来,并不容易。

总之,这段时间的常浩南几乎足不出户,日子过得忙碌且充实。

直到7月16日这一天。

他接到了一通直接从国防科工委打过来的电话,让他当晚去参加一场会议。

并且来接他的专车已经在路上了。

电话不是来自丁高恒或者怀国莫本人,而是科工委的办公室。

因此这绝非一次稀松平常的私人会面。

对方自然不可能在外线电话里面直接提及会议主题,但既然提前几个小时才通知到,想必是什幺紧急事件。

常浩南简单回忆了一下,并不记得1997年7月中旬发生过什幺大事。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