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电话那边传来了一阵沉默,显然丁高恒也是在评估这件事情。

常浩南之前写的两份报告只提交了一份,因此关于搞第三代大推力涡扇发动机这个想法的细节,目前还没有第二个人知道。

哪怕杜义山和刘振响,也只是大概了解过一些常浩南准备重点关注的技术方向。

「更具体一点呢?」

几秒钟之后,丁高恒再次开口:

「航空系统里面,搞航空动力的研究所可正经不少,当年三线建设的时候,给每个区域内都配了至少一个,除了目前力量比较强的盛京之外,筑城、蓉城、建宁、冰城这些地方都有一定的产业规模,这个会,你准备把规模搞到多大?」

「规模可以不用很大,但我希望每一家都能派代表过来。」

常浩南深吸一口气,然后斩钉截铁地回答道。

如果只是想要把涡扇10给搞出来的话,那他大可不必耗费如此周章。

直接跟盛京那边联系然后对接工作就行了。

最多再跟涪城624所沟通一下。

也不是他瞧不起兄弟单位,实在是这功夫华夏的航空动力研发本就薄弱,为数不多有战斗力的力量都在盛京,具体到三代大推这种项目上,别人能提供的帮助不说没有,但也非常有限。

之所以要开这个会,是因为他希望能把原本分散的航发研制力量给整合起来。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华夏在航空器设计制造这方面,虽然实力也不强,但总归有些底子,常浩南只要在一些关键技术层面给予帮助,哪怕是贵航这样技术相对薄弱的主机厂,都能勉强折腾出一个高级教练机来。

只要有型号在研,那就有办法快速锻链人才队伍。

比如常浩南和姚梦娜带出来的林示宽,如今已经快成为整个华夏数位化设计制造领域的大师兄了。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