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上虽然身居航空工业董事长,但对方又不是你航空工业总公司的员工,再说看人家跟丁主任这关系也是非比寻常,谁能压谁一头还说不准呢。
而要论个人关系,他还不像阎忠诚和杨奉畑这老几位一样,在常浩南刚加入八三工程那时候就一直带着他。
艰苦创业你不陪,功成名就你是谁?
这点自知之明,梁卓平还是有的。
总之小常同志四个字卡在嗓子眼半天愣是没能叫出口。
最后还是换了个称呼。
常浩南倒是没在意这些。
能跟梁卓平在地位上尽量拉平一些没有坏处。
不是说对这个人有什幺意见。
而是在他的计划里面,未来要把航空工业总公司下面所有负责航空动力的单位全都拆出去单独成立一个华夏航空发动机集团,势必要触及到梁卓平的利益。
早点让对方意识到自己没办法跟大趋势对抗,反而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到时候出现一些不愉快的可能。
「丁主任,我这段时间经过详细的调研和考虑之后,写了一份关于航空发动机产业发展的报告,请您过目。」
常浩南从包里把掏出一个档案袋,放在了丁高恒的办公桌上。
后者拿起档案袋,被里面内容物的厚度震惊地动作停顿了一下,然后才动作麻利的拆开。
「简单说说伱的想法,关于那个航空发动机产业大会的。」
常浩南的报告主要是关于技术可行性论证,以及汇总国内外航发产业发展情况,并没有直接提到刚刚在电话里面说过的内容。
「我认为,涡喷14发动机的最终定型,实际上以另外一种形式实现了当年高推预研项目设定的目标,也就是对标F404发动机,为我国自行研制涡扇发动机提供技术储备。」
所谓高推预研项目,是1980年时,我国在航空发动机领域启动的第一个按系统工程组织管理的大型预先研究项目,历经15年,才终于在1994年1月拿出来了一个样机。
尽管这台样机在纸面上达到了换算流量25kg/s的目标,但实际上幺……
反正在项目总结里面,重点部分只能写「锻链了人才队伍」。
这也是我国搞第三大涡扇大推过程中遇到的众多挫折之一。
只不过在如今的时间线里,由于涡喷14表现出的性能过于支棱,甚至在部分指标上达到了早期型F404的水平,相当于给这个不是很成功的项目强行挽了个尊。
但无论如何,这都说明咱们华夏已经把第二代发动机给玩明白了,按照一般科研规律,接下来就是时候搞第三代了。
因此停顿了一下之后,常浩南又继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