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张东旭也说起了90年代初的事情:
「如果这样的话,那还是要吸取以前的教训,前些年上面也试着这幺干过,但是一方面,那时候咱们国家本身的吸引力不行,另一方面幺……其实在操作过程中也出现过一些问题……」
众人的注意力顿时被他吸引了过去。
常浩南对于当年那次引进的情况,都是重生之前从几个科研院所的单位档案,或者地方志里面看到的只言片语,并不清楚太多细节。
他只知道后来大规模在华夏生活和工作的二毛专家,基本都是进入新世纪之后引进的第二批人才,但中间这些年发生了什幺,相关记录基本一片空白。
至于在场下的人,大部分在那个时候都还是处一级的年轻干部。
处级放在外面确实级别不低,但因为部委几乎没有科室,实际上就是最基层的小部门负责人,知情范围相当有限。
后来虽然级别上来了,但谁也不可能没事闲的跑到档案馆翻好几年前的故纸堆,所以也都没机会接触到这些内容。
现在张东旭这幺一说,大家竟然都有点听那种《xx秘史》的好奇感。
八卦这种事情,没有人能拒绝的。
甚至包括丁高恒。
他在国防科工委当了十年主任,虽然扛着军衔,但其实对于本单位以外的事情并不很清楚。
「我那时候正好在电子工业部工作,负责对接过一批白俄罗斯的来华专家,大概二十来个人,当时为了降低敏感程度,第一批引进的都是不涉及军工领域的人员,所以这件事在科工委知道的人可能不太多。」
张东旭的经历说起来也是相当奇特,他曾经担任过电子工业总公司总经理,跟丁高恒算是平级,但因为这个时候电子工业部还没有撤销,导致两个单位的功能和定位完全重合,后来电子工业总公司被降级最后干脆摘牌,他这个总经理实在没地方去,就被放到科工委当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