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最核心的业务和决策以外,其它事情都可以交给相应的部门领导(尽管其中很多都只是光杆司令)去完成。
若非如此,光是因为贵航的起死回生而打听到TORCH Multiphysics,又通过TORCH Multiphysics摸索到火炬集团,甚至抽丝剥茧发现最近风头正盛的金陵汽车也和火炬集团之间关系匪浅的各路企业,早就用无数个电话把常浩南本人给烦死了。
至于现在幺……
到时候给杨慧梅老师多加点工资好了……
京城西南部,槐树岭,北方车辆研究所。
一场有些特殊的兵器工业系统内部的座谈会正在这里召开。
之所以说特殊,是因为与会者除了北方车辆研究所内部的领导以及一些业务骨干之外,还有不少来自兄(竞)弟(争)单(对)位(手)的同行。
而坐在首位的,又并非兵器工业总公司的领导,而是国防科工委系统工程二司的司长,张永。
按理来说,这种整个系统内部的大范围会议应该放在兵器工业总公司,或者干脆是国防科工委去开。
但这一次,则是张永本人特地要求把会议地点定在这里。
「同志们,前两天,航空工业那边发的新闻稿,还有喜报,应该都已经看过了吧?」
从职级上说,张永和兵器工业总公司下属的二级企业负责人相同,但毕竟有着业务上的管辖关系,自然是处在领导地位。
一番面面相觑之后,众人纷纷点头。
在航空工业系统最近一年签下的外销订单里面,12架歼教9算不上多幺惊人。
但是跟卖出去上百架歼7F的蓉城飞机工业集团,以及给波斯人改进上百架F4和F14战斗机的盛京飞机工业集团相比,贵航工业,实在是一个不太起眼的小角色。
航空工业系统以外的很多同志甚至是第一次听说这个单位。
所以在科工委系统内部,这个事情的宣传重点其实是「三线老军工企业谋求发展绝地求生」。
把贵航工业集团直接塑造成了一个国企,尤其军工企业改革成功的典型。
连带着整个航空工业系统,乃至主管航空工业的系统工程三司都一起沾了点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