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对方很快进行了自我介绍:
「李荣在,从去年年末刚从盛京调过来,接任刘振响院士的职位。」
「之前搞涡喷14的时候,我负责燃滑油输送部分的研发工作,开项目研讨会的时候跟您见过几次……」
在原来的时间线上,在SB101试车台完工之后,刘振响仍然在624所担任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院长。
不过这一世或许是受到常浩南的影响,他已经把组织关系调回了京航大学担任教授。
并且通过不知道如何软磨硬泡的方式,从杜义山那谋得了一个常浩南「联合培养导师」的名头。
当然,也就是个名头。
现在常浩南发论文,通讯作者都是写的自己……
总之,刘院士显然是准备在教育界继续发光发热,而这位新任的李院长,则是被蝴蝶效应影响到的无数人之一。
虽然常浩南自己的年纪也才二十出头,但此时此刻,突然有了种「桃李满天下」的玄妙感觉。
至于跟在李荣在后面的那位,常浩南倒是熟悉得多。
姜甫和,624所的总设计师,之前在涡扇10设计评审会上,二人有过一些交集。
打过招呼并简单寒暄一番之后,李荣在便亲自指挥工作人员,准备卸车。
而姜甫和则不知道从哪掏出一本装订成册的纸质材料,交给常浩南。
「常总,这是我们初步确定下来的测试内容,根据最新版本国家军用标准修改出来的,您看一下。」
后者给航空发动机测试标准打了个样,但毕竟只是完成了有关压气机进气畸变的部分,论工作量连发动机测试流程的10%都不到。
其他部分的完善和修订则是由刘振响牵头,就近在624所完成的。
所以哪怕是常浩南本人,也对如今经过版本更新之后的测试环节不是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