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此前别说是量产机,就连原型机都没有。

否则他也不可能转了三圈才发现这一点。

进气道不可调,意味着要用一种固定的设计应对各种各样的进气情况,对于进气条件计算和气动特性优化的水平要求很高。

想到这里,勒梅尔重新看向飞机前面的展板。

「最大航速M1.4,可用过载-2-+8g,实用升限16500米……」

很正常的高级教练机,或者说是轻型战斗机指标。

虽然不算亮眼,但绝对不是那种只能四平八稳飞行的攻击机。

连美国人都只是处在验证阶段的技术,被华夏人随随便便地装在了一架低端型号的飞机上。

确实有些魔幻。

不过,勒梅尔倒是还不至于怀疑面前这架飞机的真实性。

一方面他在航空领域浸润几十年,一眼就能看出真机和全尺寸模型的差别。

另一方面,这架飞机的展板上写了,明天要做飞行表演的……

勒梅尔擡起头,四下张望一番。

很快在不远处看到了自己的一位老熟人。

艾伦·卡隆,一名在业内颇有知名度的记者。

在前年11月的第一届华夏香洲航展上,他拍到了不少第一手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卡隆先生。」

勒梅尔走上前去,拍了拍正在低头查看相机的卡隆。

后者此时刚刚拍下来的飞行表演照片,正在给相机换胶卷。

90年代的法国人正处在民族自豪感的顶峰,幻影2000和阵风的先后出场显然值得写一篇专栏文章……

这个时候,卡隆突然听到了自己的名字,然后猛地擡头。

他作为专攻航空产业新闻的记者,自然不可能不认识法国航空航天工业协会的重要人物。

「勒梅尔主席,您好。」

二人此前也算是见过几面的熟人,简单寒暄几句之后,勒梅尔就把卡隆拉到了那架FTC2000的前面,示意他从不同角度多拍几张照片。

当然,进气道设计这种精细且定制化程度很高的活,别说拍几张照片,哪怕把原始设计图摆在前面,也没办法简单抄过去。

勒梅尔只是从产业信息收集的角度,觉得这个事情之后有必要和国内的同行们通报一下——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