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跟白送差不多。
至于那帐目价格和实际价格中间的10%,就更不用说了……
不得不说,这个条件,确实太符合这个年代华夏企业的胃口了。
作为经销商,甚至可以不用投资一座厂房,只要有个像样的办公地点就可以了。
然后就是按照客户要求向一定来订货,从中间倒一手就能赚到巨额利润。
甚至于,倒这一手都可以只是程序上的。
设备直接发到客户手里就行了。
完全是躺着就能赚钱。
而如果常浩南更不当人一点,甚至还可以利用火炬集团在华夏航空工业系统里面的影响力,让全华夏的航空制造企业都使用C.B.法拉利的产品。
要知道,华夏过去根本买不到这种功能不受限的高精度工具机。
他这幺干,不仅不会有任何风险,反而还是大功一件……
也难怪奇拉瓦迪觉得自己可以稳定拿捏。
换个其它人,别说点头,直接跪舔都不稀奇。
只可惜,他今天遇到的是火炬集团。
常浩南对于成立合资公司并无偏见,但对方提出的「合作」方式实在是过于买办了。
真要答应这种合作方式的话,火炬集团虽然可以在短时间内赚到大量的钱,并且还能借着机会让整个华夏用上过去不敢想的先进设备,但是对于华夏的工业发展本身,却没有太多推动作用。
这就是舍本逐末了。
这种钱,拿着比较烫手。
因此,一番刻意装出的深思熟虑之后,常浩南在奇拉瓦迪惊讶的目光中摇了摇头:
「奇拉瓦迪先生,我支持应该成立一家合资公司的想法,但是,你刚刚说的合作方式,恕我无法认同。」
「提供专利和技术的排他性使用权,不符合我们公司的经营理念,也不利于工具机产业的公平竞争。」
常浩南直接就是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把奇拉瓦迪给整不会了。
但紧接着,前者便又表演了一个图穷匕见:
「不过,我们可以换一种合作方式。」
「成立合资公司的形式不变,但你刚刚提到的新型加工中心,则由我们双方共同投入资金和技术,以产权比50:50的形式进行联合研发,研发完成之后则在华夏和义大利分别进行生产。」
「这样,由于工具机设备本身就有我们火炬集团的智慧财产权在其中,自然也就能形成排他性的使用权,别说是欧盟,全世界范围内都可以是独一份……」
「奇拉瓦迪先生觉得如何?」
(本章完)